此心安处是吾乡。
即死,葬我于嵩山之下——苏轼
夫君驱车带我去郏北大峡谷,所谓的大峡谷,不过是我每天站在后阳台,看到的两道山岭之间的深谷。
我们从东侧峡谷驶入,一路蔓延至西北,谷底山路崎岖,沿途人烟稀薄,有几处村落,民风淳朴。
两侧山谷逶迤,高树杂草,野花零落,沿着一条水泥小道前行,因第一次来,前途未知,如探险一般新奇。
本以为前方可能无路,没想到我们从山谷里穿出来了。顿时,视野开阔起来,向北绕到北岭的后面,上了钱石路。
我恍然大悟:这条路不是可以到三苏坟么?自入住郏城以来,早听说三苏坟,奈何我一直无感,至今才后知后觉。
如今细想,三苏坟不是苏轼的墓地吗?我知道苏轼到过黄州、岭南、惠州、湖州、常州等地,从来没听说苏轼跟郏城有任何关联。
苏轼那么一个大文豪,生前受万人敬仰,身后怎么会选择郏城这么一个陌生之地安息?
归来后,我开始查阅苏轼葬于郏城的真实原因,后世大抵将苏轼葬于郏城的原因,归结为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练汝说,话说苏轼在汝州任职汝州团练副使期间,看到这里的山水胜似家乡,看中了小峨眉,是茔兆之佳地,后葬于此。
第二种是形胜说。苏轼被贬汝州,根本未到任。而苏轼从四川眉山往返东京汴梁,数次经过许洛古道,见此地山水很美,山南水北为阳,小峨眉山位于嵩山南麓,其形名皆似,南面又有汝水,土厚水深,故葬此地。
第三种是归葬族茔说,也是最真实的原因。苏轼葬于郏城,是因为苏轼弟弟苏辙的三子苏远其妻黄氏(八郎妇)病故,后苏辙被调至凤翔府,他带着八郎妇的灵柩,匆匆赴许昌任职。
此后,苏辙与苏轼书信商议八郎妇墓地之事。苏轼回复: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八郎妇可用,吾无不可用也。更破十缗买地,何如留作丧事,千万莫循俗也。
也就是说,苏辙与苏轼商议后,决定为八郎妇在自家的土地上,重辟族茔。这也就意味着苏轼苏辙百年之后,也要葬入此地,即汝州郏城钧台上瑞里嵩阳峨眉山。
苏轼五月复信,六月病倒,七月便在常州谢世,病危时,又“以书嘱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 子为我铭’。当时,苏轼已确知自己的身后之地,即嵩山下。
当苏轼的灵柩抵郏时,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亦称迎柩文)中祭告兄长说“地虽郏鄏,山曰峨眉,天实命之,岂人也哉”!莫非宿命也。
此后,苏氏族人数十口人都葬在了郏城——苏氏故乡以外的族茔。苏家的子辈、孙辈大多生在中原,长在中原,早已融入中原生活,郏城周边好几处苏姓村落。苏氏子孙,早已与中原大地水乳交融。
谜底终于揭开,苏轼葬于郏城,不是因为郏城山清水秀,土厚水深,不是因为小峨眉山,状如列眉,形胜类其乡,也不是因为此地临许洛古道,近京畿重地,而是因为苏氏的乡外族茔在此,仅此而已。
本应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但因机缘所致,苏轼长眠于千里之外的郏城小峨眉山下。值得欣慰的是,小峨眉山,其形、名皆类故土眉山,南瞰汝水,北望嵩岳,两道山岗东西相望,青山绿水,山南水北,也算好归处。
苏辙百年后也葬在此地。从此兄弟二人夜雨对床,长叙此生,实现了老兄弟相守的夙愿,人称二苏坟。
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郏县县尹杨允走马上任,安置了苏洵的衣冠冢,在二公侧畔,成全了他们的父子团圆之情,也消了二苏的孤独: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三苏院内,列松如翠,青冢累累,近六百颗青松成林,奇的是,它们都朝着西南方向生长。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连青松也通人性,西南望眉山,足以慰寂寥。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数次被贬,却成就斐然。不管是文学书法,还是酿酒品茶,他都有极高的造诣。即便生活颠沛流离,他也能成为乐活自在的生活家。
他大气磅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乐活自在: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他感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他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
他孤独: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他超脱: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归去: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一生吟诗作画,好书法,饮酒品茶,酿酒会吃,游山玩水,生生活成了自己的妙人;他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办学校,造福一方百姓,是民众眼里的父母官;他辗转各地,像野草一样,随遇而安,就地生根发芽,自成风景。
他虽未封侯拜相,但却受万人敬仰。百姓爱,官员也爱,就连皇帝也喜欢他。两党相争,他屡次被贬黜,受打压,却依然怀揣一颗赤子之心;他看尽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却知世故而不世故,实在难得。
他硬生生地将孤苦的日子,过成了天上人间,将眼前的苟且,活成了诗和远方。如此妙人,实在可爱至极。 没想到,他居然与我同处一城,毗邻而居,实在是我三生有幸。
想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去看看你。此地虽离故乡千里之遥,但这里的人们,视你如祖先,时时奉着供着,好像你生来就是这里的人。一提起你,人人脸上都是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你不孤单,郏城的老百姓一直陪着你。不管是千年以前,还是万年之后,你已然成了一种信仰,置入活着的人心里,万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