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是属于咖啡后遗症比较严重的人。
第一,我不喜欢纯苦味。第二,我有拿铁不适症状。第三,喝了咖啡睡不着觉,严重的时候还会浑身哆嗦。
基于以上种种,我本不应该爱上咖啡。
可能人生就是这样,你越不能够的事情,你就越是想去尝试。还有一些甚至你压根就不应该触碰的事情,你却越发的喜欢。
最初也许是觉得喝了咖啡更像个城里人吧。
那时候我刚刚来到吉林市,对比起我的故乡延吉,这里的有比我家门前那条布尔哈通河辽阔的很多的松花江,有比那座小城大的很多的公园、绿地和商场。
当然,也会有家乡没有的咖啡馆。
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在天津街附近有一个西餐厅,也是城市里唯一的有咖啡的地方。
屋子很小,西餐便是煎蛋和炒饭以及三明治,那时我的闺蜜就是老梁,她仗义的时常请我吃10块钱一个的煎蛋以及10块钱一杯的咖啡。要知道那时我们每月的工资不足百元。所以到如今快30了,闺蜜却不曾换过。
后来珲春街又开了一家,偶然被一个男性朋友请去喝咖啡,进去了才发现那里的座位像火车厢一样,在这之前,吃饭的地方是通透而明亮的,这种半封闭的环境以及幽暗的灯光,让我顿觉不安,心惊肉跳的吃点东西,是否喝了咖啡都已经忘记,只是记得出来的时候左顾右盼,生怕别人看到我竟然进到这等地方。
再后来,咖啡似乎真的没有在这座城市流行开来。
仅有的“七步咖啡”是个特例。
第一次看到,是在一个超市的一层外廊,那时候儿子年幼,赶到周末休息,逛超市便成了我们的一个游乐项目。无意中,我看到了“七步咖啡”。
明丽的杯子,氤氲的香气还有不曾见到的各式咖啡器具,这足以把我吸引。
于是每次去,每次喝,每次买。
老板是个朝鲜族,这让我感觉很舒服,因为我在延边出生长大,甚至现在的生活习惯都是朝鲜族的传统习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老公,因为我不愿意看到男人做家务,我从骨子里觉得家务活就应该是女人干的。
每次逛到“七步咖啡”都会和老板闲聊几句,比如他介绍他的水晶杯,碰起来会有不一样的叮当响声,倒水的时候,水不会从杯子口外面流下来,于是我花100块给儿子买了一只,这只杯子儿子从上小学一直用到高考那年,杯子被姥姥不慎打破的时候,我和儿子同时感觉,不知不觉,那只杯子陪了他10年。
为此,我带着儿子去七步咖啡,想要再寻一只,无奈,玲琅满目的货品架上已经不见它的踪影,其实这也算是必然,日子久了,谁还会守着一成不变呢?服务员热情的介绍着她们的新商品,可是我和儿子都没有相中,我们的心里,惦记的是岁月和记忆。
如今儿子去北京读书,我有了闲暇,好在闺蜜仍然留在我的身边,我们会约了新闺蜜一起去泡咖啡馆,去依然还在的七步,我和新闺蜜一人一杯曼特宁,老梁一杯白水,我们或者各自玩手机,或者谈一点与大局无关的闲话。
偶尔我们也去新发现的院子咖啡,主人徐枫在他的院子里堆满了旧物,像个记忆的杂货铺,那收音机,那烙铁,那破旧的抽屉被他种了多肉,那法国老人的沙发被他买来运回中国,我依然喝我的咖啡,老梁依然和她的白开水,也有时候新闺蜜和小郭会来,我们懒懒的坐在小小的院子里,闻着这个北方小城难得的竹香,过一个午后或者周末的夜晚,感觉时光真好,日子不错,疏朗恬淡,没有吵杂。
曾经有时,老友老夏会从南方回来,在单位旁边的两岸咖啡,多年的习惯,总是熊这个上市公司的老板请我喝168一杯的蓝山,但是现在,他也不回来了,两岸也黄了……
几年前,置办了全套的咖啡器具,自己研磨自己煮,咖啡的香气飘荡在办公楼内的时候,是我最温暖的时光,也是当时妇联的同事们最难过的时候,因为我不能喝得那么多,又舍不得扔掉,便抓了她们来喝,喝了就有人两眼锃亮的神经一整夜。
现在没了那样的雅兴,买来很多折耳咖啡代,自己在昏昏欲睡的午后在办公室冲上一杯,静静的喝掉,以持续着为党国孝忠的精气神。
飞机上,空中小姐轻柔的问“请问您喝点什么?”
我说,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