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智识,浩如烟海,让海真正为你所用
2018年上旬听说过《化书成课》,也幸运地在“好课程大赛”中与《化书成课》袁茹锦老师结识!
对于一个喜爱看书,又从事培训的我来说,“化书成课”犹如啤酒+炸鸡,完美组合!
2019年清明小假期间,上海第44期班级,终于相遇!
两天知识碰撞加大脑的火烧,绝对畅快淋漓!
链接书籍精髓,链接课程要领,链接组员智慧,链接个人知识结构
每个人都化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课程!
在此来一篇短文,回顾2天的收获!
一、5点最有收获知识点
(1)建构主义 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最早接触是在段烨老师的《7D课程开发与设计》上,当时有被点燃到的感觉!
《化书成课》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开发的,茹锦老师完美地诠释了该教学理念!
通过这一次学习,个人对于“建构主义”也有了更直观感受。
建构主义诠释了课程开发的两个关键要素:
(1)建构——结构设计
(2)主义——内容整合
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2)3维书籍阅读法
买过不少书,打开看完的不多!
看过不少书,真正看透的不多!
这是知识焦虑时代下,不少人的痛苦,貌似读过不少书籍,却依然感觉过不好这一生!
化书成课前,我们需要掌握一套高效阅读的方法以及明确阅读的目标!
课程从三个维度诠释书籍阅读方法:
(1)深度拓展
(2)横向拓展
(3)纵向拓展
(3)CSRP模型,书中掘金
CSRP 模型确实惊讶到了我,清晰描绘了内容梳理流程!
细心一想,CSRP模型不局限于一本书的内容挖掘,同样可以应用于系列书籍内容挖掘!
从单本书到系列书,CSRP皆可用!
(4)书中内容筛选2原则
原则1:目标导向
原则2:用户视角
简简单单两个原则,做到很难!
茹锦老师也分享自己课程开发经历中的脱轨!
在辅导公司内训师课程开发过程中,偏离2个原则的案例很多很多!
这不仅是知识筛选,同样也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指引!
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
(5)“概念性知识”学习活动法
课程将知识划分为5种类型,此处重点聊一下“概念性知识”,相对比较抽象的信息!
茹锦老师将概念性知识从3个方面进行细分,并找到对应学习活动!
3个活动非常形象生动!
“破墙而入”巧妙地将引导技术“世界咖啡”转化成学习活动!
以上罗列了5点最具收获知识点
当然实际收获远不止这些,真的干货满满!
(二)3个印象深刻情景
(1)智慧共创-探索书中哪些内容适合转化课程
现场教学活动诠释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三个转变:
(1)内容变问题
(2)讲授变研讨
(3)答案变共识
讨论过程,不仅输出个人想法,研讨过程也发现个人思维局限,找到不同人看待问题的角度!
彼此之间互相补充完善,最终答案共识!
最终的答案真正属于我们自己了,可谓从学员中来,回到学员中去!
(2)欣赏式探询-促进学习转化
培训现场的结束,不是真正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即是学习转化,不少课程止步于此!
通过欣赏式探询,小组成员共绘愿景,也明确了具体行动计划,彼此之间设定承诺,共同勉励!
(3)三阶九梯复盘-集体磨课
课程中每位学员都有上台8min的演练!
如同不少课程设计中都有练习反馈的环节,但是三阶九梯复盘让现场的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了!
避免了轮到某学员演练,其他人不相干的情况发生!
三阶包含沟通效果、学习效果、改变角度
台下每位伙伴都会从这三个维度给与台上伙伴的现场反馈!
这个过程融学习、反思、借鉴于一体!
(三)突破认知心法or技法
(1)心法认知
只要心中有“建构主义”
做到真正地以学员为中心
课程开发与设计一切皆有可能!
(2)技法认知
方法离不开原理性指导
方法需要具体操作落地
好课程涵盖道法术层面!
(四)学以致用
此处牢记和小伙伴们一起种下的小树苗,行动吧!
一个人走很快
一群人走更快
优秀扎堆的伙伴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