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类似。
也许是由于别人一句“最近发福了啊",就下决心要减肥,又或者是因为喜欢上一个外语专业的人,突然想要学外语。甚至是发现一个新项目,立志要干出点名堂。
如果只是自己悄悄努力,也就罢了。可是只要这样的目标被人知道,常常会被泼冷水。
虽然说"理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多少事实摆在眼前,凡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达成目标,是不是也是空头支票呢?简称“想得美”。
另一方面。
很多人好似神龙附体,本职工作做的出类拔萃,每天辅导孩子学习,周末带家人郊游散心,还能有时间健身,成功练出马甲线,有时间学外语,出国旅游毫无压力,甚至有时间练写作,学PPT,生生练成了专家,给自己赚取了一份可观的兼职收入。
我们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干得好”!
那么,问题来了:“想得美”与“干得好”之间到底有多远?
对一些人来说,这个距离是一座山,一座无法逾越的山。
以下场景你一定见过。
“我”不止一次对自己说,明天我要早睡早起。可是今晚,却把“这集看完一定睡”说了一遍又一遍。明天的早起自然泡了汤。
“我”决心跑步健身,还要挑战半马。专业装备已经集齐了两套,健身群也加入了三个,但是已经一个月了,楼下的花园都没去走过。
“我”计划学门乐器,做个有才的女子。今天想学非洲鼓,明天想学尤克里里,后天想学葫芦丝。结果,网络教程下载了几个G,学习班也都报了名,家里可以开个小小乐器店了,但是每种乐器也就能捣鼓个do,re,mi。
一次次的立志,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
久而久之,“我”就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得过且过了。
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个距离是一座桥。一座颤颤巍巍的桥。桥的这头是现状,桥的那头是希望。
刚踏上桥的一瞬间,离开了坚实的惯常的土地,突然有点兴奋,也有点不安;再往前走,桥开始晃,桥上的人必须睁大双眼,紧握栏杆,绷紧双腿,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米都用尽全力。
当他终于过了桥,对岸的风景令他雀跃欢呼,他还没有忘记曾经的不安,肌肉紧张的双腿仍在打颤,但是,这个努力值得。
还有一些人,就像天生的挑战者,“想得美”与“干得好”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步之遥。
凡事他们想做的,几乎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刻拖延,立即开始,并且持续下去。他们的秘诀只有一个字:“干”。
他们的一只脚永远以前面另一只脚作为榜样,迈步追赶,而另一只脚又绝不落后,也奋力向前。就这样一步一步,他们的双脚成为了行动派,他们成为了实干家。
而这三种人是注定的么?当然不是。那这三段距离是永恒的么?当然也不是。
把山当做阻碍的人,只要低头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偶尔停下,抬头看看路,就会越来越接近山顶。
只要登顶一次,对大山的征服欲望和成功信心就会大增,绝美风光也会越来越多的呈现眼前。
把桥当做困难的人,可以对桥进行加固,也就是增强自己的基本技能,甚至可以另辟蹊径,坐船过河。
到达河对岸的过程,就是自己新技能傍身的过程。
而对于一步一步前行的人,执行力是他们的强项,但是要不时关注目标,也就是要调整方向,“不忘初心”,否则,当方向错误时,行动速度越快,离目标越远。
所以你看,“想得美”是基础,“干得好”是结局,二者之间可能差之千里,也可能形影不离。
只要把握两个词:“方向”、“行动”,最后就能“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