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二月(娃刚满30个月)的一段时间,我状态很不好,一是觉得长期全身心大量时间带娃,几乎没什么自我,时间长了觉得疲累。二是小家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指南30个月龄提出所谓的“第一反抗期”(娃这一时期出现的犹如教科书一般准时),比之前表现出更强烈的反抗和拒绝。比如约定好洗完澡再玩五分钟出来,经常得跟他约定一次又一次,第一次五分钟,不肯出。再约一次两分钟,不肯出。再一次一分钟,半分钟…到最后我就怒了,娃就哭了,然后就鸡飞狗跳了…
经常每天得如此般的跟他斗智斗勇,心累…
娃自从一岁半以后进入t2,我自认一直解决的很好,有效沟通,提前约定,了解理解并尊重。有情绪的时候,及时给予安抚疏导。
但是好像一夜之间这个小家伙的脾性就又升级了,老妈子貌似没好好学习又拉下不少功课,跟不上他的成长步伐了。
一, 解释问题
那些我所认为的他的更强烈的拒绝和反抗都是正常的,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当然我从不会认为他是更加调皮了,或者更加难以管教了之类)。
成长指南对所谓“第一反抗期”有解释,2-3岁儿童的探索欲望和自我主张越来越强烈,独立性和自主性也相应发展起来。当他们的欲望和自我主张遭到父母的禁止和限制时,他们就会用反抗和拒绝的行为来表明自己同别人意志之间的冲突。他们不仅拒绝成人的命令,甚至拒绝成人的帮助。
在明白造成他的一系列行为的原因之后,就应该是如何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1. 调整心态
我花了一段时间才把心态调整过来,在一次又一次与他周旋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意识到不能再停留在以往对他的应对办法中…我终于能平和的对待他的第一反抗期。想想真是不容易,养娃真真就是一个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啊,谁说的,太tm形象了!
2. 比以往更多的耐心
没错,约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有足够的耐心总会成功的。当然了,我也用了一些非常手段。
比如洗澡磨磨唧唧不肯出来这件事儿,我的非常手段连续实施了两天,颇有成效,但前提依然是有足够的耐心。
第一天,洗澡之前,我就告诉他,今天洗完澡要快点出来哦,不然会耽误我们睡觉前看书的时间的(小家伙超爱看书,睡觉前都会看好几本才肯睡)。也不知道他听懂没听懂,反正洗完澡依然玩了很久,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好不容易出来以后,我认真的告诉他:“由于你玩了太久,把我们睡前看书的时间都玩掉了,妈妈今晚不能陪你看书了。”那个伤心啊,边哭边说“妈妈,我要看书”,我就一直抱着他,让他在怀里哭,我重复着:“妈妈知道你爱看书,妈妈也想让你看,但是今天晚上你洗澡玩了太久了,把我们看书的时间都玩掉了,本来可以看好多本的,但是现在好晚了,没时间看书了,明天妈妈再陪你看…”。基本一边安慰一边重复这几句话,最后他哭完了,跟我说:“那我要睡觉了”。第一天安抚的时间比较久,第二天,估计忘了,又玩很久出来,还是这一招,但是第二天安抚的时间就很短了。到了第三天,再说洗澡要早点出来,他就很自觉了,那天晚上我陪他看了很多本书,比他平时看的量多很多。
3. 该放下焦虑的时候必须放下
有一段为了他没有以前那么好好吃饭的问题,我结结实实的焦虑了一把,后来跟老和聊过,群里说过,我终于明白该放下的必须放下。我一直信奉吃饭是他自己的事儿,饿不着自己。但真正他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当妈的又岂能轻易过的去。后来我试着放轻松,他吃饭的时候不过度紧张,不守着他,拉长他吃水果和吃正餐的时间,结果好多了,我不再焦虑,也不再不安。
有些事儿,就随他自己吧…
4. 告诉他“可以做什么”
太多的爸爸妈妈习惯于告诉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不能捡这个”,“不能拿这个”…有没有试过给他划定一个范围,告诉他“可以这样做,可以那样做”。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那就请蹲下来,手把手的教他,示范给他看你所希望他做成什么样子。
我试过很多次,当我清晰的表达我希望他去做什么的时候,他会说:“哦,好吧。”然后按照我的要求重新去做。
当我们习惯说“不要做”的时候,其实孩子并不知道他可以做什么。
5. 参加不吼训练营
为期一个月的训练营,让我重新找回了那个耐心的妈妈,哈哈。
在我想发作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老和麦子,想到莘苒,想到娃不停说“对不起”的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然后气就消了,真的,所以没事多参加参加不吼训练营,不会后悔。
三,预测
这次的第一反抗期也是因为事前没做好功课,我一直以为t2也不过如此了。所以说到预测,我把手里剩下的几本成长指南全部大致翻了一遍,三岁左右的宝宝感情会更加丰富,更加渴望得到自己和别人的尊重,以及将要面对的读幼儿园的分离焦虑等等。
坚持温和而坚定,坚持有情绪及时安抚疏导。有了情绪,无非就是搂在怀里,倾听,共情,贴标签,想解决办法…这一系列的功课做足了,剩下的就是足够的耐心陪伴。
最后,允许孩子的反复。成长不是一条线,在养育的路上,放平心态,稳住我们的心,不以“乖”喜,不以“闹”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