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跟孩子外出采草莓,在那边村子的池塘边发现了一棵桑树。没有怎么辨认,就是直觉。还没有结桑葚,只是感觉叶片有些质感,是记忆中的桑叶。
不久前听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也想养蚕宝宝,可惜小区这一片没有桑树,自然就没有桑叶可以喂食,于是不得不放弃这个念想。想来,城市里面的小朋友就是如此感受小动物和自然的吧。
记忆中,老家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桑树。夏天时,枝叶茂盛。有一年,从哪里得来一纸的蚕卵,黑黑的小颗粒。就那样放在一个盒子里,置于温暖的地方。过几天,就发现纸上有细细的东西在蠕动。那就是孵出来的幼蚕。
之后,就近取材,采来桑叶喂食。一度,我真心不喜欢这种软体的虫子,特别是绿色的毛毛虫,树上会垂丝吊着的有点刺毛的虫子,据说触及皮肤就会又痒又疼。可植物茂盛的季节,这些虫子特别多。也许那会的自然生态更好。
可自从在邻居家看过蚕的成长后,对它的害怕没有那么多了。只是当它们随着进食越来越大的时候,真的是“白白胖胖”的。很多人觉得“可爱”,会用手去摸,我还是有所忌惮。对这种软体的动物,那种软软的触感心存保留。
等到蚕宝宝都“发福”后,就离它们“作茧自缚”和“破茧而出”的时候不远了。小的时候他们都挤在一起,也有足够的空间。等大了之后,就要给它们“分家”了,或者找来更大的筛子用。
养蚕的过程,忍受它们软软白白胖胖的,就是为了看后面的“蜕变”,还有那个可以抽丝的茧。那棵树上的桑叶也被我采了不少。还好,村子里有不少桑树,我们也都认得。
等蚕变成蚕蛾飞出来的时候,养蚕的过程基本结束了。它们落在干净的纸上,等着再产卵。想来那些芝麻大小一纸的蚕卵就是它们最后制造的。才有了珍藏,作为下一年的养蚕的“种子”。好像,它们产完卵就在纸上死去了。
还记得,这些“成果”在小伙伴们之间赠来送去的。大家都乐此不疲的。这个自然生长的过程,需要桑叶给予养分。而枝繁叶茂的桑树,承担得起喂养这些幼蚕的生长。
很久很久不曾记得自己养蚕的旧事了。也许太过平常,太过自然。
这棵桑很高,还有一枝横着长的略粗的树干。不知怎么就被我们挂上了麻绳做了个秋千。麻绳对折打结,再穿过树干,垂下的两股绳子上再卡个小板凳。孩子们就轮流上去荡秋千。每摇晃一次,树也跟着抖一抖,迎面还吹来一阵风。很是凉爽。
夏天时,我们就在这棵树下乘凉,荡秋千玩耍。也有不慎摔下来的时候,毕竟秋千是个组合体。摇得高的时候就会不安全。但也不妨碍我们玩。摔就摔了,顶多一脸灰,或者破点皮。树下面还是泥土,没有水泥砖头那么坚硬。
当然,树的存在还有另一个乐趣,那就是攀爬。爬树是儿时男孩子喜欢的游戏。我本质上还是有点“野”的,也爬了好多次。
一般是树上的桑葚成熟之后。这自然的美味,自然是逃不过孩子们的“魔爪”的。树上,青的,红的,紫的。紫的酸酸甜甜,红的酸多点,青的还没熟。熟透的,拉扯树枝,敲打下,就会落到地上。捡起来,到井边打水洗洗了就吃。
等到“触手能即”的地方已经被“祸害”完了之后,就轮到高处的了。这就得施展爬树的技能了。从主干。踩着树节,或者坑洞,手脚并用就上去了。有人在上面的时候。还有伙伴拉一把。边摘边吃,吃饱了再扔下来。
吃完桑葚,总是一嘴的紫红色,看起来像个“血盆大口”。很多落在地上的桑葚也把土地给染色了。谁要是光脚踩上去了,就会引来一阵狂笑。惨不忍睹的颜色,好像不是那么容易洗掉的。回去,准要挨骂!
那种味道,再也难寻。到城市之后,也遇到卖桑葚的,可是味道寡淡,果食也没什么弹性,实在吃不下去。以后,也就不去期待可以找到那个味道了。
想来,没有桑叶的蚕宝宝,日子也是不会好过的。不知道最后是否能看到它们破茧而出,还是中途就夭折了?桑树都难以看到了,又如何还有那些乐趣?
上次去杭州玩,在山里面看到别人门口种的植物,母亲说那是薄荷,可我认出那就是番茄。多年不回老家,不参与蔬果的种植,连母亲都认不出它们的样子了。可它们还原原本本的在我的记忆库里。
如今,看儿子放学后跟小伙伴们玩碎石头,那坚硬的“玩具”,只能在扔下水时,激起一些涟漪,发出一点声响。远没有那柔软生命的蜕变,成长与死亡那么自然,那么需要一些耐心,等待,喂养与关注来得丰富。
___写在2017年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