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货店》是我读的非常舒服,又不会特别难受的作品。说是经典有些太重,怕是承担不起,算是“轻文学”吧。在最后的作者访谈中,我意外的看到作者提到,自己非常喜欢汪曾祺。我就懂了,是了,都是那么的好看、好吃和好玩。故事里不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就像真的人生,该继续的一切还要继续,还得吃饭穿衣,原以为会牢记的,渐渐地,也就算啦。
南货店,就是一家供销社下面的小店,除了提供正常的奶粉、布匹、酒、点心之类的商品,还有颇具地方特色的海鲜、果品、腌腊制品等,迎来送往,,师傅们手上的花活,嘴上的念叨,既有风味,又有人情。
最近二年很流行这种以一个小的单位展开的作品,从《岛上书店》开始,陆续看了日系风格的《山茶文具店》和《人间便利店》,直到这本《南货店》。 《山》《人》讲述的都是在经历过许多事情之后,主角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深耕在自己所喜爱或选择的小领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方向,整体是积极的,昂扬的,弥漫着一股不那么令人反感的日式鸡汤香。
和日式两册不同的是,《南货店》只是主角陆秋林起始的地方,可能篇幅也占全篇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少,往后就离开了这个小小的供应商店,走进了供销社,当了文书,升任了团委书记,娶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当上了供销公司的总经理。 我后来理解了,即使不断地扩大圈子,也只是一个较大的南货店,但是从一开始秉持的信仰和规矩,环境的不同,是会坚持不动摇,还是随波逐流,逆来顺受。
秋林选择了后者。
在南货店当小伙计的时候,半夜长身体,肚子饿的打滚都没想过偷吃一块店里的饼干。 当上了供销社的领导,两箱鲜澄澄的黄桃罐头就那么收在小轿车的后备厢,心里是咯噔了下,也就过去了。
照顾马师傅的儿子,却给自己惹了祸事。报恩许主任,却发现他似乎也不是那么的纯粹和淡泊。
感激鲍主任,在不情不愿中也对人情往来习以为常。
当齐师傅离开,写下悼词的那一刻,秋林才发现,每个人,都是南货店普普通通的一件物品,没有奇货可居,谁都可以缺少,谁都能被替代。奶粉没了,第二天会补上,布匹账算少了,从别的地方贴补进来。
社会就是一枚枚齿轮磨合的杰作。在各自小小的南货店里,凭借着年轻的一股劲儿转动着,磨合着。说不清是自己带动了别的齿轮,还是别人带动了自己这枚。起初棱角分明,磨到后来,棱角都打磨掉了,开始打滑了,这一辈子,也就快到头了。 秋林是,也许我也是,可能你也是...
我想起马师傅教我学徒规矩、要勤快、老实
我想起许主任欣赏的点点头,要我好好干
我想起鲍主任一脸笑意看着我递上的心意
我想起春华噙着泪却不能够再去拥抱她
我想起,我已经不在南货店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