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次看完印度电影《女王旅途》后,我好像能明白为什么说旅行能改变一个人,大概就是因为在旅程中遇见了不同的人,邂逅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灵魂。
当然,这个另一半灵魂,指的是自己缺失的那部分性格,可能是一种品质,也可能是一种能力。旅行的过程就是借助另一半灵魂的力量完善自己。
影片讲的是女主兰妮被未婚夫悔婚,不可避免,她回家锁起自己痛哭,几天后,她出来跟家人说:我要去度蜜月。
就这样,她开始了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的独自旅行。在浪漫巴黎遇到了跟她未婚夫同名的旅店女员工维贾伊。
造物主真是神奇,让世间存在着性格迥异的生命体,更善良的是让她们相遇并开始一场保守和奔放的奇妙碰撞。
兰妮,一个内向传统,永远把自己裹得严实的印度姑娘,从小到大听从父母之命,有了男朋友后,遵从男朋友替自己做的各种选择,她这小半生都在走着别人安排和喜欢的路。决定一个人出去旅游,是她唯一一次勇敢。
而维贾伊有着印度、西班牙、法国三国血统,自然浑身都是风情和浪漫,她喜欢裸露皮肤,穿热裤和靴,套显示身材的衣裙,戴夸张的首饰,热情奔放;喜欢酒精和舞蹈,做她想做而不是该做的一切事情,摘下胸罩抛在洗手台上,直接的表达我不喜欢它;笑,就张大嘴,骂,可以穿着内裤霸气的坐在阳台上高声跟楼下的男人对骂。
这部电影很好的满足了我喜欢看女人成长和蜕变的口味,短短几天的相处和经历,维贾伊帮兰妮修复伤口,引出她内心真实的自己,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她,接触新事物,收集新体验,兰妮从出场时一个没有主见、行为畏畏缩缩的姑娘慢慢变的自信又有气质。
维贾伊在车站送别兰妮:“你失去了一个维贾伊,那又怎么样,你又得到了一个维贾伊!”
2
真羡慕兰妮,可以遇上一个这么美好的姑娘,给她注入了无限能量,打开新的生活。
但是仔细回味,我不禁问自己,真的是因为维贾伊就是有这种改变能力吗?不可否认,她有热情和感染力,但兰妮是遇上了自己缺失的另一半灵魂。
在法国,有很多类似维贾伊这种性格的姑娘,她对兰妮而言,代表一种不一样的文化,是兰妮性格缺失的那部分,是她在印度以及她那个家庭中从未接触过的许多元素。
她心里有渴望却不敢做,维贾伊就是她犹豫是否迈出第一步时最及时的鼓励,是她接触新事物时的榜样引领,有时候,生命需要一点小小的借力,给予一点陪同和适当的鼓励,她可以自己成长。
所以维贾伊不用做什么,她只要做好自己,展示自己,对兰妮就是影响。
维贾伊在大街上跟男人接吻,对兰妮而言似是偷窥,害羞的不敢看,因为在她的世界不被允许也看不到。但是种子还是留在了心里,在阿姆斯特丹,她勇敢的对自己喜欢的魅力男子献出了初吻,我想,这样的喜欢虽然不会有后续,但是她学会了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更重要的是她也知道了要坚定的拒绝自己不喜欢的。
在遭遇抢劫后,她去了酒吧找维贾伊,借着酒精因子,一吐心中不快,回想起男友不喜欢她跳舞,解开束发,跳上吧台放肆的狂舞,无所顾忌跟着维贾伊大声打嗝。维贾伊做什么了吗,没有,她只是听着,陪着。在法国夜晚的街道上,钻出汽车天窗,举着酒瓶迎风展臂,如果我是当时的她,我会感叹原来做自己和适当的放纵,会让这个世界和生活显得如此美妙。
在着装这种最具视觉冲击的外形改变上,维贾伊领她去了自己最喜欢的店,一改往日包裹严实的着装,让她尝试维贾伊喜欢的风格。兰妮拍了一张性感热辣的照片,结果误传给了未婚夫,正是这张照片,当下看的他心乱神迷甚至追到阿姆斯特丹企图重修旧好。
3
人生来就是一场修炼,带着不完美的灵魂,终其一生,就是为了圆润这副灵魂,不断掌握能力,补修性格。而最好的成长方式之一是靠近另一半灵魂,借着另一半的力量进行美好而补全的改变。
柴静曾经在书中写到过,她被一场地震从演播厅震到了现场,到了现场耳濡目染后,她才明白什么叫赈灾。我看到对此的一个评论:屏幕看到和现场直视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屏幕只用到了视觉,现场用到了全身的感官,人需要走出去。
又有句话,跟书学不如跟人学,只有真正面对面碰撞上那样的灵魂,启用全身的感官,才能得到心灵上极其强大而善意的震撼和改变。
兰妮的一切都有父母和男朋友做主,没有主见,甚至连出来旅游,只要他父母不同意,她还是会接受反对留在家里。而维贾伊是个单身妈妈,独自一人抚养她的命根子,当她把儿子高高的举过头顶从人群中穿过,她永远能做自己的主。在兰妮忘带护照而被警察来盘问、确认身份时,是兰妮凭着自己的巧妙周旋拿一瓶红酒换回了她的护照,而兰妮却只能怯怯的看着这一切,但这些必定都给她留下了某些渴望和决心。
能影响,帮助别人成长的女人,永远是最美、最迷人的。电影的美好之处是冠以维贾伊一类这样美好灵魂一个同样养眼的肉身载体,更显得何其耀眼。
但庆幸的是,我发现在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姑娘,她们或许其貌不扬,但是有韧性,有活力,主见,热爱生活以及创造力,她们占据以上一个或多个词语,在复杂生活中,用有趣的灵魂,抱定自己的态度活出明亮的一条线,小而美,自成力量,一样也具有影响力。
但愿我能慧眼能识珠,借你有趣灵魂,完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