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让我用一句话来向别人推荐《我与地坛》,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一本关于失败的书,讲述了史铁生在二十岁被病魔夺去双腿之后的心理历程。
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一本关于失败的书有什么意义啊?我要的是成功,而不是失败!
在精英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对成功二字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人生: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害怕自己是一个loser,被人看不起。但我们的人生的常态其实就是失败:考试失败、面试失败、恋爱失败……一个人能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就好比爬山去看日出,有些人爬了一半就放弃了,有些人走错路了,还有一部分人最终爬到了山顶,但是阴天或者下雨。愈加得不到,便愈渴望。
基于人们对成功的迫切,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教你成功的书籍和文章:××成功学;只要×招,你就能××;如何在×天内学会××?只用21天,我是怎么逆袭××?好像在告诉你,只要看了这些书,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但结果呢?我们究竟成功了吗?只要看看去年大热的《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到的四个教训》就可知。我们买了很多书和课程,结果自己还是很平庸,而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因为你的购买,离你更远了。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大家都在教你成功,而唯独忘记告诉我们,失败了该怎么办?默念三百遍“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就好了吗?但只要经历过失败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瞎扯淡。就好比你觉得很焦虑,别人安慰你别想太多。
失败这种情绪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我们很容易走向另一端——丧。我们开始对什么都漠不关心,保持一种淡然的、超脱世外的风骨,提倡“认真你就输了”“神马都是浮云”的人生态度。这才是真正把我们推向平庸的导火线。
该怎么正确的面对失败呢?史铁生提出三个方子。
首先就是思考死亡。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在遭遇人生巨大挫折的第一个想法,死了一了百了,所有的痛苦就不存在了。
史铁生就被病魔夺去双腿后,也是这么想的,何况是在二十岁这个美好的年纪。我想没有比这大的挫折了吧。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死亡,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在书中写道:“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几年后,他终于深刻地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将经历的事情,不因为你早去或者晚去而改变。若是如此,何不多活几年呢?也算是赚到了。
但是又为什么要活着呢?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想明白的。于是他总是去那地坛,他一遍遍地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一生到底该怎么活下去。最后他找到一个工具——写作。“对于我而言,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却是为了活着。”
写作,让他的生命开始焕发光彩。
他觉得:“写,这是个办法,油然地通往着安静。写,这形式,注定是个人的,容易撞见诚实,在自以为是的时间回归零度。把一切污浊、畸形、歧路重新放回到那儿去检查,勿使伪劣的心魄流布。”
史铁生最终选择了写作,并将它作为人生的志向,一生都为它而奋斗。可以写作成全了史铁生,而史铁生的经历也成就了写作,为他的写作赋予了重量。最后,为整个人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而于我们而言,虽然不必学习史铁生将写作作为一生的志向。但我们也应该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想要如何活下去,如果能找到一个值得一生去奋斗的志向,也许就不需要靠小确幸填满日常,就没有那么丧了吧。
找到活着的意义之后,史铁生有时还是觉得自己背,想着为什么上帝夺走的是我的双腿?于是就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来世,他想着自己身体健康、聪明漂亮;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母学识渊博;自己也特别牛逼,受人敬仰;不管是考试啊,还是恋爱和工作,都是一帆风顺;结婚后,妻子恩爱,家庭和睦。听起来,真让人眼红不已,不用接受失败的自我拷问。
但接着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人生活太过顺利,那么他要如何知道自己很幸福呢?他可能很难去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有多么成功。这时候他更多的会觉得自己特别平庸。
于是我们需要制造一点挫折和磨难来历练他,不断地设置障碍,再不断地打败它,就像是打怪升级一样,做一个永远的胜利者,没有失败。这时应该就完美了吧?有苦有乐,堪称完美。
可就算是这样,最后还有一个最大的失败等着他:死亡。当他发现自己的一切都将因为死亡而泯没的时候,那一切就失去了意义,那么他还是一个失败者,而死亡就成为最大的胜利者。
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的绝境呢?史铁生给出了答案: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最终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淡然地欣赏旅途中的风景,不论苦与乐,手中抓的好牌或者是差牌,都全盘接受。在命运面前,不论公道,努力地活出自己的精彩。唯此,便是属于你自己的意义。
那份明达才是生命的真意。
这,也是面对失败的正确态度。
很庆幸,也很感激,我在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史铁生,让我不必去经历他那样的痛苦,就能明白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