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最好的栽树时机只有两个:
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为什么同时毕业,他可以拿到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战隼
而你还在人才市场忍受密集恐惧症?
为什么毕业三年,人家可以在一线城市立足@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而你却在看工资3000如何攒够一套首付?
为什么别人已经在斜杠青年的大道上一路狂奔,@彭小六
而你却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岌岌可危?
曾经,我认为极大部分的原因是天资问题,
因为这世上真有过目不忘这回事儿,
也真有书本啃烂也说不出一个字的事儿。
然而,你,还有我
都是这两个极端之间极其普通的一个人,
而卓越的少数人也是从我们之中脱颖而出。
我以为所有广为流传的成功学都高不可攀,
深入读来,你会发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讲的是修身;
《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第一步就是认识你自己;
《精力管理》执行的三步骤是:目标-事实-行动;
所有的指向都回到自身的修为。
你想想看,那些出场就惊艳的人是不是:目标都非常明确?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这群人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
那些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
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那些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在社会的中上层。
而那些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
他们能安稳地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是那些这么多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大一,你衣食无忧地专心享受求学乐趣的时候,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赵星却一百两百地自赚学费、生活用度;
大二,你还懵懂于人生的意义何在,
她已在考研、出国、就业多个方向上尝试、权衡;
大三,你在公寓床上追韩剧,
她已挤上公交,坐三小时车程赶去目标公司实习;
虽同时毕业,她两年前就已经透彻了解目标公司的职业需求;
你说,被这样的小伙伴甩开几条街,你服还是不服?
你想想看,那些出场就惊艳的人是不是:特别善于学习?
吴晓波都说啦:淘汰人的从来是工具而不是年龄
无论是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等
还是软件工具——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经理管理
这些都有技巧、有手段、有方法、有道具的
你不学,不钻研,怎么知道?
今天拿到《精力管理》这本书,
封底上一看@萧秋水老师说2004年接触到这本书……
哎,你看,人家十二年前就种树了
连@彭小六的挑衅,@萧秋水老师都可以淡定回应:
知识管理这个领域,你我还不是一个段位的人,何来竞争?
那么,你我,被甩出一个宇宙都不为过吧!
你想想看,那些出场就惊艳的人是不是都是行动派?
这一点,我都懒得展开讲。
99%的人都摔在这个坑里。
你瞧,看完这篇文章,洗洗睡了的,都中枪!
好吧,
最近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最好的栽树时机只有两个:
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就是现在!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