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作出决定那一天跟以往没什么区别,却改变了你的一生!”这是我今晚跟学生谈话说的最后一句话。
小X是班上成绩倒数的几名同学,平时表现很乖,不闹事,学习上也看起来有努力,可成绩就是提升不了。作为老师,我其实看到很心疼,也深深为他的成绩感到担心。学校很早就有跟韩国一个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只要学生韩语学习过二级,就可以去韩国留学,毕业就拿本科文凭。我知道这对小X的家庭来说,留学费用是完全可以负担的起的,所以我直接跟小X的父亲进行了沟通,他父亲也表示如果小孩同意,是完全没问题的。但今晚找小X谈话,小X死活不愿意去韩国,一问原因,答之想尝试下高考,有点不甘心。去那边也不适应,不感兴趣。这些理由,在我好说歹说之下也似乎未曾动摇。
所以,结束时我说出了开头那句话,即人生就那么关键几步,改变我们的就在普通的某一天。
还记得,9年前高考结束后的自己,主动去高三课室坐了坐,我那时在想,高考就这么结束了?我怎么感觉没点兴奋的感觉呢?后来我知道,性质上来说它只不过是一场普通考试而已,但对很多人非常重视这场考试的学生来说,却是足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面对今晚固执己见、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小X来说,我感到无力。他不仅不知道自己仅剩的机遇,还不知道如何抓住这些机遇。
作为一个学生,其实关键的机遇都与终极高考有关,无非是将来的发展出路,所以跟高考有关的,可以说都是机遇。比如春季高考、艺术公考、普通高考、招收飞行员、招义务兵、普通高考等。
机遇很多,作为一名普通学生,要抓住机遇,首先就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目的。小X说自己对出国留学不感兴趣,但一问他对什么感兴趣,一个也回答不出来。这就不得不让人设想,其实兴趣很多时候成了我们的挡箭牌。真正的兴趣,一定是不仅让我们在过程中收获了快乐,还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如果一个学生说喜欢打游戏,那真让他每天打游戏连续打二十几个小时,估计也会想吐。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目的是考大学,取得好的本科文凭,那就以此为中心,展开努力。搬出兴趣,来挡住自己发展兴趣的大学入场券,在我看来很不明智。
第二,有灵敏的嗅觉,尽可能的收集我们的目标信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目标就好像是我们的对手,只有了解它,才能击败拿下它。今年CBA2018-2019赛季,广东队以4比0横扫新疆队夺得总冠军,除了全体队员的卖力,球队总教练杜锋大胆率先在国内CBA球队中启用了视频数据分析师也为广东队打败对手立下汗马功劳。小X的目标是不明确的,因为本身对目标的信息掌握也不齐全。遇到出国这个机遇,一句不感兴趣概括,断了了解的可能,还让自己心生恐惧。
第三,遇到机遇,树立目标,掌握信息后,还要分析自己的有利条件,比如心理和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吃苦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尤其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定量。分数越高,变量越大,说明我们抓住机遇的可能性就越高。对于出国留学,我了解到小X的家庭条件还可以,加上小X自身有尝试努力学习,所以才鼓动他走的这条路。可小X似乎对这些都不在意,只是牢牢盯住自己不感兴趣。
第四,当面对眼前的机遇恐惧时,还要积极寻找心理支持和同伴。父母肯定是第一选择,他们不仅能提供物质支持,更重要的还是心理支持。关键时刻,父母的支持足可以改变一个普通学生争取机遇的状态和勇气。对于这一点,我对小X的父母是比较失望的,家长名之为不逼迫小孩,间接也造成了孩子直接毫不怀疑的选择了最容易最舒适的那条路,结果最终只可能是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还是在于认知,如果这些学生能抓住人生重要的机遇,估计早就去往更高层次的舞台了。都说年轻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但为人师者,还是忍不住想要用自己一些人生的经验帮助到学生的关键时刻,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而作为师者,或许只能渡化有缘人。想到这里,又释然了,是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