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2

第四章 学习

通过学习,提升个人能力,才是最有效率的事情。
阅读书本,可以让我们快速积累更多的体验和试错。
不是万物都有因果,科学方法论之外,需要信仰,让人心安。
经验主义总是有其局限性的,不能要求所有的事情都能被你理解!放下这种执念!
另外,要警惕经验主义带来的思维模式的僵化,非要先用经验理解才会去接纳。这其实是工业时代的做法,属于保守主义。也不是不好,只是在互联网时代,不一定能适应这个时代的节奏。互联网时代讲究的是实时更新,快速迭代~

在跟易仁永澄老师学习目标管理时,很多都是现在接受起来有困难的,所以有些不太愿意先跟上,而非要是自己先搞懂,理解清楚了,才去行动,这种思维模式很要命!
正确的做法时,抛开经验主义,先跟上!只要能判断出来时对自己有利的,就先接受,然后慢慢去理解,迭代更新。

4.1 效率本质

学习是投资回报价值最高的行为!
通过学习,提升个人能力,才是最优效率的事情。以忙为借口,不去学习,反而是最大的懒惰。学习看起来是慢,但却是以慢打快。
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多次提到,CAD快捷键是提升制图效率的有效途径。

4.2 基本途径

获取更多的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前文提到,要学习,那么,怎么学习呢?
人类获取经验的最直接途径就是观察-体验-试错,但是这都有局限,阅读就能进行补充。在文字出现之前,我们的经验只能低效率地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但是,文字的出现,帮助我们突破自己,让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得知他人的体验和试错。
不要想着任何事情都去亲自经历,要学会利用“他人已有的经历”。阅读书、读后感、他人的笔记等,是最快地获取知识的方式。
但是,最快的未必就是最好的,很多时候,的确不是。这才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像是,很多道理你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因为认知不到!

4.3 主要手段

除了观察、体验、试错和阅读之外,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万事必有因果”本身并没错,但是我们不一定能找到每个因,不一定能看到每个果。
但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我们总是想去寻找因果。但是,有时候,你需要接受没有因果的状态。托马斯·叟的"必要之幻觉",就能填补我们想要的空隙,让人心安。
这就是信仰。
不知道的,就交给上帝。这也是留白啊,哈哈~

4.4 经验局限

个体经验有限,群体经验有限。甚至有时还有无法用经验来理解的知识,更甚至是与经验相悖!
所以,当你遇到无法用经验来理解的东西时,尝试着先去接受,不一定非要用自己的经验将之“纳入、理解”,然后再用“科学方法论”去逐步了解清楚。

我是个非常传统,并且高度信赖和依赖经验的人。这也是我选择设计院的原因,因为我觉得这与我“和谐”的特质比较相符。
因为和谐,不希望冲突,所以总是去寻找与自己的世界或者经验相洽的东西,然后才接受~
这等于是我先给自己加了一张滤网,过滤掉了那些我不喜欢、我不习惯的东西。虽然,这样的做法是顺人性的,但是,我们不是一直在做反人性的事情么?

4.5 自学能力

  •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
  •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 实践能力时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我们会感觉失望,就是因为”实际遇到的“与“我们设想的”不一样!
    “怎么会这样?”“怎么不是那样?”
    等等,会不会,你设想的就是错的?!按照经验主义作出的设想,可能并不是事实!

第五章 思考

5.1 勤于思考

独立思考,是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经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其实,Critical Thinking就是独立思考的意思,我们通常将之翻译为批判性思维,就好像高大上了很多,玄乎了很多~并且,批判的感觉就像是永远都是站在对立面。
搞清楚概念,哪有那么多纠结?无非就是上面说的,别人给出的结论自己推一遍~

对于权威,我们更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权威,知识某方面的权威,不一定正确,不用过分迷信。要勤于思考,并且独立思考~求是遂真,牢记心头!

特别地,对于导师和领导,在给予尊重的同时,还要保持独立思考的意识!

5.2 思维陷阱

勤于思考是好事情,可是如果犯了逻辑错误,那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逻辑错误常见的原因是: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概念,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晰地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但是如果概念不清,这个工具也就打折扣了,甚至适得其反。
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反复练习和思考,最终可以形成透彻理解。

李笑来老师、易仁永澄老师都非常强调底层概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另外,出于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拒绝接受不确定性,人们倾向于“仓促地给出结论”,哪怕是错误的。世界永远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二分的。

5.3 因果关系

人类的思考,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分析。
破除简单因果归因的思路就是:(以“因为A所以B”为例)

  •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多多思考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简单归因得出结论。

我们所处的世界,很多时候不是单一单向的,而是复杂的反馈调节系统。
比如安慰剂效应等,就很难用简单的因果来说明。

医学上的双盲测试,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认识安慰剂效应,也是现代医学文明的开始。很多人,不相信中医的理论,就是因为有些没法儿通过双盲测试来验证。
同样地,对于学习方法,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可能有1/3的人由于安慰剂效应宣称自己确实受益。

不要迷信学习方法,很有可能最后影响你的,就是安慰剂效应。但是,这个又是无法用双盲实验来测试的。所以,我们只能相信其存在,并且更多地相信是自己的态度起了作用,有可能正是那个“渴望成长的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功要素。

自证预言,是个很奇妙的现象,比较出名的说法是吸引力法则、墨菲定律等~
你相信了,并且坚定地相信,最后真就很可能成功。蝴蝶效应,是可能让刚开始的小小颤动,最后变成飓风的。

这里提到了,学习英语时,我们经常被“自证预言”所限制。
并且,这里的预言,还有很多是错误的想法所导致的!李笑来老师在《人人都能用英语》这本书里,就是先讲解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学不好英语,然后讲解了实操可行的学习方法。非常值得尝试!

5.4 相关命题

我们在中学时,就知道了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且知道了原命题=逆否命题,原命题不一定等于逆命题。
如此简单好用的公式,我们在生活中却经常视而不见,做出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原命题:很酷的人都吸烟。
逆命题:吸烟的人都很酷。
结论:我也想酷,所以,我要吸烟。
以上就是没分清原命题和逆命题造成的错误结论。

5.5 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这是法律术语,也适用于生活。但是很多人犯流氓逻辑,自己提出了一个观点,却要对方举反证。

5.6 案例局限

案例永远是个案,可以用来非常生动地说明一些道理,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在此基础上过度引申,看似有道理,但是逻辑上不一定站得住脚!

比如,老人或者前辈,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教时,特别是还用来作为你的行动准则时,要警惕!另外,就是一些网文(或者书),以“我的一个朋友”为例进行论证,得出一些结论,也需要有独立思考能力!
多想想不一定,多想想未必,多想想大多数!

5.7 对立论证

同样的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甚至可以从对立的角度去解释!
所谓的情商,有时候就是体现在这个方面。
有时候,想想自己的对立面,是否就可以更加平静一些呢?避免极端~

5.8 张冠李戴

结论正确,不一定代表着程序正义!
很多鸡汤文就是——看似正确的结论,加上一些没有逻辑的论证。
比如,“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小孩子,用反面的人拼好了世界地图)。
再比如,字母代表数字,加起来等于100,之类的~
其实,你只是按照你想要的样子打开了这个世界,但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5.9 辨析感悟

反思能力时人类独有的能力之一,但是光想是没用的,因为反思的结果不一定就有价值。(Idea is cheap.)
道理是普适的,但是感悟只是个人的。不能区分这个,很危险,不仅误己,还可能误人!

记日记,每日反省,就特别容易流于感悟!
我个人就是这样的,特别容易写感悟,还写得停不下来!但是,这样未必就是成长,未必就有收获!相反,一味地沉迷于写感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柳比歇夫、李敖等的时间日记方法就是,只记录事情,不记录感想!
因此,科学的晨间日记就是只记录事实,少量引申!至于感想,可以专门划一个区。限制篇幅和时间来记录~

成功人的故事,成功学的书,看看就好~
因为时间有限,自我保护和听众需要等等因素,故事很有可能就真的成为故事。另外,由于“遗忘痛苦”“自利性偏差”等本能,这些故事还被加工过!自然,可借鉴、学习的地方就有限了!

5.10 克服恐惧

人性深处,永远都是勇气和恐惧在平衡博弈!
如果,勇气战胜了恐惧,他就是强的;否则,就是弱。
并且,这永远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中~
认识到这些,我们就应该正视恐惧和困难,因为他们总是存在。

当你放弃一些事情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你产生了恐惧,但是自己却不知道。
比如,我一度放弃@易仁永澄老师的课程,就是害怕自己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足,看到自己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厉害,从而选择自己固守原地。因为,不做不错!

5.11 辅助工具

语言,是一个便宜的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经常使用一些句式,提醒自己“理智、不偏激、不绝对、辩证思维”。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

另外一些句式,则要刻意回避。例如这句话: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我发现……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这句话,看似是同情,实则是为错误辩护,并且会妥协自己的立场。也会让自己把垃圾当成宝贝。
垃圾里头可能有宝贝,但是宝贝不只是在垃圾堆里。并且不能因为少量宝贝存在,就认可垃圾!

其实,断舍离的逻辑也可以从这里解释。
我们不愿意丢弃,是觉得“总归/万一有点儿用”。但是,我们也忘记了,能有用的,不只是这些个。没有必要为了这些可能存在的价值,而选择一直留存。

还有一个必须回避的句型:

“要是……就好了!”

产生这种念头的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接受自身的现实局限。但是,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将来的尴尬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现在行动!
下次,再出现这样的念头,就要及时叫停!

第六章 交流

交流就是,倾听——说话——沟通——反馈确认——反思

6.1学会倾听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模式拼接的能力: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他们按照之前某种曾经遇到的模式拼接起来,并且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我总是习惯将外界信息按照自己的经验模式去组合,才能比较好地接受。这是病,还是心病!
做到这个只能说明你还是出于本能在做事情。想要取得突破,就需要在面对陌生的事情时,有快速学习和适应的能力。
并且,要区分是自己用逻辑在理解,还是在用自己的框架在装新进来的东西。

因为上述模式的存在,其实我们会创造出自己的信息过滤网:只收集自己想要的,忽略掉自己不想要的。

今日头条就是这样的模式,在知道你的喜好之后,就选择投其所好,给你定向推送!这样,可以带来高效率,但是也会越来越固化你的摄入信息!
比如,一直看低级无聊新闻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地看到这个。而一直关注有价值有内容的新闻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地收到这些推送。
你关注的,才是头条!那么,你关注的内容,才是最关键的,而不是头条。

因为分神、过早质疑等,会导致我们的信息输入不完全。要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常年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让过程游戏化,会提高你的注意力!
比如,开启上帝视角的俯视——找逻辑线和架构;
回顾之前讲的内容——结合前后文来加强整体的理解;
预测接下来的内容——猜猜猜~

以上方式,就可以让我们摆脱单一的信息倾听角色,越来越有效地完成倾听过程。

6.2 说与不说

说话的建议: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赢得尊重”才可以有话语权,但是这个是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不是“临时抱佛脚”可以做到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在社群中,@易仁永澄讲作品声音,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当你不停地输出,不听人积累,最后才可以发出让大家都能够听到的足够响亮的声音!

6.3 交流守则

**原则1: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双方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出自瓦茨拉夫·哈维尔《对话守则》)。

  1.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 不做人身攻击。
  3. 保持主题。
  4. 辩论时要用证据。
  5.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 对话要有记录。
  8. 尽量理解对方。
    一旦发现对方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就应当明白现在已经不具备对话的前提,再继续对话已经没有意义,要主动终止。

原则2: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以上原则,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自以为是的人,其实是无知。
一旦对话中出现了这样的人,其实也可以退出谈话了~
并且,我们也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可以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心智成长之路,都是自己的事情,并且只能是自己的事情。

这里的别人,换成是父母和爱人,怎么办?

原则3: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于真理的理解或者解释
讨论的对象,只能是事实,而不能是看法,因为看法没法儿争论。
如果一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是么?”那就意味着他要坚持的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打算继续讨论下去。

以上三个原则,基本上会被人本能地忽略。如果个人不能强大到通过自我挣扎,让自己可以与外界分离,任何外来的教化和训练,都无法改变他。
心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是一个人的奥德赛。

6.4 正确复述

完整的信息回路是:发送-编码-传递-解码-接受(-反馈)。
最后的反馈环节,是保证沟通顺利的保证机制。
“您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对吗?”

6.5 勤于反思

感觉是不靠谱的。
另外,我们经常看到“部分事实”,就更容易得出偏见。
所以,勤于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 经验是有局限性的
  • 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 使用记录,让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有必要启动第二大脑,每天记日记)。并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 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特别感谢@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对于我的启发,帮助我开启心智另外,也感谢@易仁永澄老师,跟随老师学到的很多东西,让我对书中的很多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也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214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0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54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24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07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1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5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4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25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1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8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4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6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67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6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