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上元节。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俗,故又称灯节。汉武帝时有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又作“泰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活动,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燃灯的习俗一说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另说汉明帝永平年间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就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古时青年男女很少有在公开场合见面的机会,元宵灯节期间就成了男女青年相会的好时候,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出行
过桥摸钉走百病也是元宵节时一项民俗。明清以来,正月十五入夜妇女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过桥或走墙边或走郊外,谓可健身去病,称为走百病、游百病、走桥等。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广东佛山禅城区人们在元宵节时都会行过通济桥,谚之:行通济,有病翳。人们手里拿着转运风车迎风转动,到了桥中心,好多人拿着生菜抛入河中,图一把“生财有道”。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还有“跳火”习俗。天黑后院内点燃柴草火堆,大人小孩一个个跳过火堆称作“燎百病”。
元宵
据载,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肉豆粥或肉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追(dui),现在广东的煎堆就是由这煎追演变来的。到宋代有盐鼓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汤圆的来历在民间有几种说法,其一相传楚昭王正月十五乘船过长江,见江面上漂浮着一些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随向孔子请教,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汤圆起初叫“浮圆子”,后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现一般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团。叫法不同做法也不同,北方的元宵是用馅心在糯米粉中“滚”成的,南方的汤圆就类似饺子一样是用皮包馅作成的。元宵皮大多由糯米粉,也有用高梁、黄米或玉米粉的,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煮、煎、蒸、炸皆可。
煎堆
过去人们元宵节早晨喝“聪耳酒”,当天还会吃“药饭”或“五谷饭”。据说喝聪耳酒可使人们耳聪目明。药饭以江米、蜂蜜为基本材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五谷饭代替。五谷饭以大米、小米、黄米、糯米、豆类等五谷代替,意在盼望当年五谷丰登。
现在韩国元宵节这天就是吃五谷饭和干菜,但他们不吃元宵。他们的五谷饭是用糯米、高梁米、红豆、黄米、黑豆等杂粮混合做成。吃五谷饭也是为了寄托对健康和丰收的希望。与五谷饭一起吃的干菜是用前一年秋天晾干存起来的茄子干、南瓜干、萝卜叶、山野菜等做成的。据说正月十五吃干菜可以一年不中暑,同时也是为了调理胃口。零食会吃吃核桃、花生、松子、栗子等干果。据老人们说,这样可以防治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