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为什么要做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
【我们的愿望】:我们不止希望有个聪明的孩子:懂答案,会运用,知归纳;更希望有个智慧的孩子,重过程,能思考,会演绎。
【现实的难题】:区别于相对外化、可观察到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交际等,思维能力看不见又摸不着,所以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法。
What--感官教育是什么?
通过视、听、嗅、味、触等最基本的本能感官,运用观察、比较、配对、数列化等等各种方法,培养孩子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分类来说它属于数前教育(为数学能力做准备)。
【逻辑思维能力的黄金公式】
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 的全过程。
How---感官教育怎么做?
通过蒙台梭利教学活动的演示、引导与探索,达到培养孩子思维能力,锻炼孩子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中之重就是:化“教材”于“教具”,充分调动孩子熟悉并能使用的“五感”,达到“撬动”思维能力的结果。
现场例子:平面图形、立体几何等各类教具演示。不少游戏都有一定的难度。
体现和用到的思维方式有:观察、对比、分类、归纳等等,接触到的思维的认知有:对事物或几何体描述的维度的差异,分割的概念,图形的变幻与组合等等。
家长们在玩的过程中,也体会了思考过程,感受到思维的魔力。
我想,蒙氏教育的教具以及引导孩子操作、玩耍使用教具进行游戏的活动过程,是其教育内涵的集中体现,也是它的亮点与精华。在体验式课堂里,我们难以穷举所有的教具类型,但是家长们得以管中窥豹,一探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究竟。
How much:----蒙氏感官教具的特点
1.性质孤立化---排除其他干扰项(不要颜色功能太花哨的教具)
2.充分试错,注重过程;
3.便于携带、富于变化。
【Goal:感官教育的终极教育目标】
1.重视思维过程:
重过程,轻结论,不要随意提示答案。
2.形成思维上的内在秩序:
行为习惯--行为秩序,思维习惯--思维秩序;
培养思维习惯(先观察,再分类比较,再行动....)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床刷牙睡觉),同等重要;
3.发现规律及应用规律:
对于具有规律性的学科,逃不开的是归纳与演绎的两大推理。
诺贝尔奖的获得,更多在“发现规律”的探索中。
祝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收获一位“智慧的孩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