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来自学校班级群的信息,老师把需要新学期准备的东西都一一列出,其中第一条就是:包书皮。
看着上三年级的儿子背着满满一书包新书回来,我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虽然生的时代比我们要好很多,但是负担也是挺重的,我数了数,厚厚薄薄的书一共有三十二本。大小都是16K。早在开学前就在文具店购买了两包书皮,一包有十个,这么算起来,好像还不够。我问儿子包书皮的目的是啥呢?儿子竟然跟我说包书皮其实给书穿一件衣服,如果不包,光着身体会怕晒。我又是禁不住地一脸黑线。
突然想起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每当学校发了新书,自己就想着去包书皮,忘记了谁跟我灌输的这种行为,但是我知道我爱惜书,怕把书弄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总是会在假期里借新学期的书来预习,往往借的是表哥表姐的书,他们的书基本属于“卷油饼”的状态,拿在手里总能感觉到它们的委屈和无奈。所以我决定不让自己的书受委屈。每当学校发了新书,我都会央求爷爷跟我一起包书皮。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这种专门的书皮,大部分都是家里陈年的报纸和挂历。先平铺一张报纸或者是挂历纸,然后把新书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由于书的大小都不同,所以每一本的书包起来都得去寻找合适的位置,以保证既能包裹起书又能节约报纸或者挂历纸。当然啦,这个估测的工作肯定是交给爷爷来做啦,自己试验过估测,但是总是包裹不起来或者是浪费纸张。当爷爷确定好尺寸以后呢,我们就开始裁剪,裁剪完大体轮廓以后,我们再根据书的厚薄来裁剪中间需要留出来的空隙。然后将中间的一小条剪掉。再打开书的封面,依封面的边缘折叠,先上下折叠,然后再把封面合上,将封面一侧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上折叠,这样封面就可以在书皮内自由地活动啦。同样封底也是一样的方法。待到全部包完之后要郑重其事地在书皮上协商班级姓名,有时候还会写一句座右铭标在书皮自己能看到的地方。(一般都比较小,比较隐蔽,怕被同学们嘲笑)
那时候我们包的书皮真的就相当于给书穿上了衣服,我们都带着自己新包的书去学校里跟同学比较。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用旧报纸,而且有一些家长也没有仔细阅读报纸上的内容,有的会把一些八卦新闻什么包在书的封面上,所以这些也成了同学们之间找乐趣的话题,总是对着封面上的八卦新闻读了又读,怪腔怪调。记得有次一位同学把报纸上的广告页包在封面上了,而广告页上的内容是治疗尖锐湿疣,我们不懂这是什么,但是总觉得不是什么好广告,所以班级里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就高举着那本书大声朗读,被捉弄的同学脸红脖子粗直到掉了几滴眼泪才算收场。还有的女同学比较仔细,也非常地有审美,喜欢拿一些糖的包装纸粘贴起来做书皮。那五颜六色金光闪闪的“衣服”真是好看,仿佛课本成了一个个穿着华丽服装的小公主。还有的同学会拿家里往年的日历做书皮,日历上大多数是伟大人物或者是电影明星等等。我记得我有次的书皮是包的挂历,上面有潘虹、丛珊等等,这些就是我父母那代人心里的superstar.
关于包书皮就写到这里吧,在这码字之后还得给儿子把三十二本书全包完。咦。本来打算给儿子买一些简易的透明书皮,却发现原买的是印花书皮,虽说透明,但是上面有暗暗的印花,摸起来有磨砂感,拿起来仔细地看有起舞的风筝和气球。不得不感叹现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努力地生活着,就连一个小小的书皮里都有这么多学问和竞争在其内。这不也正向我们证明了,哪怕你在平凡,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