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有一天终会明白,治愈别人就是在呵护自己。”
皮肤饥渴症,笼统的概括一下,就是:人在幼年时期,因为缺少父母的抚爱,所导致的不安全感,甚至可能引发的自卑、怯懦、欺软怕硬等性格特点。
01
起初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怎么还有这种概述。我的子女一定不会患有这样的症状。
每天晚上回去,我总是会和他们兄妹两亲亲抱抱。一是见到兄妹俩就有那洋溢出的幸福与满足,不由自主;二是也希望他们能感受到父母所散发出的亲切与爱慕。
总有很多时候抱着他们舍不得放下来。有一天在与朋友分享这份幸福的时候,朋友说我本人就是严重的皮肤饥渴症患者。记得那个场面,我瞬间哑口无言。灵魂深处的某个角落似乎被针刺了一下,不知道如何去接这句话。直到朋友说他也是严重的皮肤饥渴症患者,气氛才算缓和过来。
或许这样的病症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郭富城有部电影叫《浮城大亨》,里面有一个细节,杨采妮问郭富城『爱』这个字怎么读。郭富城回答她这个字读『ai』。阿妈却在旁边说到,知道了你敢说吗?谁不要脸谁说去。
杨采妮好奇的问,阿爸从来没对阿妈说过吗?
阿妈回答,羞死人了,怎么可能说这个。
杨采妮不好意思的蒙着脸跑开了。
在那个年代,人们还没有学会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爱,更不会懂得去抚爱。
02
如今,爷爷奶奶总是喜欢孙子孙女。看似充斥着隔代的溺爱,其实他们依然是严重的皮肤饥渴症患者。
他们小的时候或许经历的比我们多得多,一个家庭七八个兄弟姐妹,孤单无奈时,不可能有谁会去抱紧他,更不会有人去抚爱他。
他们严重的缺乏安全感,更害怕孤独感,现实又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孤独。这就合理的解释了每次离开家的时候他们总是泫然欲泣,眼框红润。当有了孙子孙女,这就如同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他们可以抱着他睡觉,可以追着他吃饭,可以背着他上楼。
子孙对父母来说除了满满的爱,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所以,如果孩子一定要带在身边,回到家里能多留一天就多留一天;如果老家离你真很远,回家时能多呆一天就多呆一天。
03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抱着两个孩子的时候总觉得很尴尬。不知道是他们在安慰我,还是我在安慰他们。
的确,与他们相比,有病的是我。更不可寻味的是,这个病看似后天生成,其实是先天遗传。
今天的我们病得或许没有那么严重,社会给我们开了很多良药,包括:新闻、娱乐、综艺、财经、职场、朋友、酒桌。我们拿着抖音,可以刷上一个小时,甚至一下午;我们玩一把游戏就到了深夜一点;一部电影就可以带向诗和远方。
但抖音总有刷累的时候,游戏总有玩够的时候,电影一定也有不知道该看什么好的时候。看似良药的这些事情,在夜深人静的瞬间如何能拯求我们这颗无处安放的心。无论是朋友、亲人还是伴侣。他们可以理解你无所事事,不求上进,虚度光阴。但他们永远理解不了你那颗孤独的心。而我们还总是把这份不安全感和孤独,理解为不一样的自我,幻想自己有一个高贵的灵魂。最后让这个高贵的灵魂终于变成了那个不安份的灵魂。
蓦然回首,瞬间明了,原来我们只是一滴远方孤星的泪水。
我有个创业五年的朋友,好花钱。他曾经给我分享过一个理念,有钱时要舍得花,没钱时也要舍得花,特别是给别人花,只有你大把的花,身边的人才会羡慕你,身边的人羡慕你,他才愿意跟随你,跟随你的人多了你才有资格说创业。我有好长一段时间还非常认可他这翻话,虽然我最终并没有把大多数的钱拿出来给别人花。我也渐渐明白,这一番话里面除了最后一句全是真话。
虽然我现在可以很明确的定义,他跟我一样依然只是那滴远方孤星的泪水,严重的皮肤饥渴症患者。但仔细想想,他的话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至少他有一个看似可行的治疗方案。就如同每当我抱着自己的孩子舍不得放下,看似爱深似海。其实真正治愈的却是我的内心。
或许我们都有老去的那一天,那时我们如同现今的父母一样,不得不寻求自己的精神寄托。如果皮肤饥渴症真的是病,那么最好的治愈方式就肯定是付出与分享。
总有一天终会明白,治愈别人就是在呵护自己。
原创声明
感谢观注公众号@空仁先生 (走过才明白什么是荆棘,错过才懂得什么是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