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是一个害怕失败爱慕虚荣的人,所以很多场合我害怕被否定以至于不敢表达自己,我也知道有些想法可能很好,但我太过碍于面子,也太过于没有自信,以至于让这些想法石沉大海。
近两年来渐渐的活出了真正的自我,渐渐的给自己更多的挑战,逃出舒适区,慢慢的提高自己的抗应激能力。比如在部门述职会议上,我会做不同风格的述职报告,在讲述工作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想法,PPT风格不拘一格,有过正式版的,也有过文艺版的,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开放不呆板的环境让我随意发挥。
最近又在写在职研的毕业论文,本来教务处会根据选题分配导师的,我也是那种不喜欢高调不喜欢出人头地的人,按本性我应该静静的等待分配,可是内心那不安分的声音又促使着我去尝试联系自己心仪的导师,我也措辞了好久写好了给老师发的希望她指导我论文的邮件,就跟一场隆重的表白似的,但当要点“发送”的时候内心那保守的声音又在警告自己,如果被拒了怎么办,如果这封邮件的措辞老师不喜欢对我印象不好怎么办,如果。。。太多的“如果”接踵而来,几经挣扎,终于在凌晨12点将邮件发出。接下来的几天我期盼打开邮箱但又害怕打开邮箱,老师的回复就几个字,让我把选题先发给她看,我又陷入了保守模式,是不是第一封邮件我表达的太虚伪了说了好多废话没说到论文的重点上,如果我的选题不好怎么办。。。又几经挣扎后,最终开放模式还是打败了保守模式,我把自己的想法发给了老师。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即人对外部的认识有三个区域:舒适区、拉伸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没有什么太大的挑战,可以使人很安逸;拉伸区有适当的挑战,可以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恐慌区有巨大的挑战,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会使人恐惧焦虑。就如同一根皮筋,舒适区便是没有任何伸展的状态,拉伸区是这根皮筋适当的被拉长的状态,恐慌区是这根皮筋即将被拉断了的状态。
我认为这三个区域对于个人来讲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舒适区会慢慢的不敢接受挑战,总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拒绝机遇与挑战,就如同我在找导师写论文这件事上“保守模式”的作用方式。而适当的处于拉伸区会让自己在适当的范围内提升自己,就如同我在找导师写论文这件事上“开放模式”的作用方式,在拉伸区不断的成长,久而久之会提升舒适区的阈值,即原来对于自己来讲是拉伸区的范围,随着自己的不断提升会变成舒适区的范围。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在高压下才能变成“金刚石”,我同意这种观点,但必须有个前提,即这种“高压”必须是在拉伸区范围内,不能是长期存在的恐慌区,如果一个人长期在恐慌区无论对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来讲都是不利的。慢慢的接受适合自己的挑战,从而提升舒适区与拉伸区的阈值,这才是健康的成长方式。
每个人的拉伸区范围也都不一样,比如找导师这件事对于我来讲就是拉伸区但对于别人的来讲可能就是舒适区,所以不要去攀比,在自己的范围内做好自己的事。当然人也不可能无时无刻的都处于拉伸区,留出部分时间处于舒适区放松一下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为接下来的拉伸区打下更好的状态基础。
在职写论文这件事我知道对于我来讲会有很多挑战,我也知道我的“保守模式”与“开放模式”会继续作战下去,调整好状态,在拉伸区尽情一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