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周末,带着展展和表姐一家外出游玩,
一开始,2岁的展展和5岁的妮妮,两个人玩的非常好,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没多久,玩着玩着就因为一个小托马斯火车头,两个人就开始争抢起来;
展展自然是不会罢手的,别看年龄小,手劲却非常的不小的;
而妮妮呢,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也都5岁了,力气上自然也是不输展展的。
但是,很明显,我能看出妮妮的迟疑与隐忍。
她没有拿出十分的力气和弟弟去争抢玩具,只是用语言的方式来和弟弟讲道理,试图通过“讲道理”“弟弟先玩5分钟、妮妮玩5分钟”的方法和弟弟协商。
在我看来,这种处理方式是非常不错的,妮妮已经做得非常棒了。
而且平时,展展无论是和哥哥玩、还是和妹妹玩,大前提保证所有孩子是安全的情况下,他们之间争抢玩具我是不爱管的,因为我一直相信他们是有能力自己解决的。
事实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也确实是如此,上一秒还在拼命的争抢,下一秒就又抱团玩耍了。
所以,这次也是同样,我没有急于上前调和,而是默默在旁边观察。
而表姐沉不住气了,她快步上前,语气里带着警告和严厉,不容分说地和妮妮讲道:“不许和弟弟抢,把玩具给弟弟”。然后,接着就把玩具从妮妮手里抢了过来,递给了展展。
妮妮本来迟疑、不安的小脸,霎时间就变了,嗷嗷大哭了起来。
表姐一看这样,那还了得,趁势开始了“教育”妮妮的小课堂,
“他是弟弟,你得让着他,你得学会分享,不会分享的孩子都是自私的.........”
听着表姐的“教育”,妮妮非但没有停下来哭泣,更是变本加厉。
在我看来,表姐的初心是好的,她不希望妮妮和弟弟争抢玩具导致两个孩子可能会因为争抢玩具而大哭,到时候可能更不好哄,她觉得从源头上避免这种状况发生的办法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必须得听我们家长的,我们怎么说孩子就得怎么做。
但是,这种方法,解决了根源问题了吗,没有,反而导致了什么呢?
在表姐严厉地警告妮妮和夺走玩具之前,她压根没有看到妮妮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其实妮妮是想和大人沟通的,但是表姐把沟通的“门”给关上了。
之前我写过关于倾听的文章,其实“倾听”就是大人用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而不是假装听、完全不听、或者有选择性地听,这些都是不对的。
而表姐,既没有打开自己的心,还把妮妮投射过来的心给打碎了。
二
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还要培养家长自己的同理心,这一点也尤为重要。
那什么是同理心呢?所谓同理心,其实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去思考,假如我现在是对方,我该如何思考问题呢?对方现在是什么情绪、什么状态呢?
如果我们大人只是用嘴说、生气、批评孩子,但是没有往内看,家长不去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那自然,也不能指望孩子主动来理解大人的感受了。
同理,如果我们大人不具备同理心,孩子更不可能无师自通,
所以,同理心、共情能力是非常有必要培养的,那该如何培养呢?我有几个小点供大家参考一下。
三
01认知到自己的情绪,了解此时此刻自己内心到底是什么情绪;
关于这一点,我极力推荐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
电影中的11岁小主角茉莉的大脑中有5个情绪小人,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头脑特工队,这5个情绪小人分别是“愤怒”“恐惧”“讨厌”“悲伤”“快乐”。
每位情绪小人各司其职,根据生活场景的不同,5个小人在茉莉的脑袋中不断地“交织”,展现出各种不同情绪下,对茉莉的生活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当“愤怒”小人出现时,脑袋上冒着火,此时的茉莉压根是没有理性的,失去了自我的控制;这一点,和我们平时大人经常情绪失控是一个样子的;
当“恐惧”小人出现时,对于生活中的隐患问题,大脑中警钟敲响了,所以茉莉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不该碰的;
这部电影非常形象、具体化的把现实中我们每天大脑中的各种情绪给表达出来了,非常有利于孩子们去理解、去想象,
而我们大人,我也建议去看看这部电影,非常棒,也会给我们非常多的启发的。
02练习学习"换位思考,多多关注别人的想法",
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是利己主义者,都是先关注自己,在关注他人的。
所以,换位思考、关注别人是需要学习、练习的。
如何去做呢?这里我还是引用《头脑特工队》里面的一个例子吧:
茉莉脑中的幻想小伙伴“棒冰”的车车被推下了悬崖,他非常的伤心,不想继续和“快乐”“忧伤”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了;
此时“忧忧”陪伴“棒冰”开始了共情之旅:
首先:认清事实,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实,毫无保留的说出来。
第二步:引导对方,继续深一步的表达与回应;
此时忧忧说的两句话“你和茉莉肯定经历过许多精彩的冒险”和“听着就过瘾,茉莉肯定特别喜欢”,既肯定了“棒冰”存在的价值,又同时说到了棒冰内心真实的感受。
所以,棒冰非常快速地接受了忧忧发射过来的同理心,也愿意向忧忧倾诉;
最终,两个人拥抱在了一起,棒冰内心也好受了非常多,他继续了新旅程,而忧忧的价值也真正体现出来了,
所以说“忧伤”不代表就是不好的情绪,只是说何时用,如何用,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体会的。
03父母自我同理心、共情的培养。
无论是情绪管理也好,财商学习也罢,任何关于我们希望孩子习得的技能、习惯,我都认为我们家长首先要去学习、要求自己先做到;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一起共同学习,这种“言传身教的”效果,我想肯定远大于通过家长的“身份权威”来逼迫孩子去做、要好的多。
五
当我们家长把所谓“我是家长“的身份扔掉,和孩子保持同一个高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
我相信,我们大人的同理心肯定也会习得的,同时,孩子耳濡目染下,肯定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情义无价,学会共情,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