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术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思维导图吧,这款由安东尼.罗赞发明的学习工具,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很多人,让很多人从学渣逆袭成学霸。那你会不会很好奇,它为什么能够这么神奇呢?
为什么茂密的树能遮盖大片空间,那就是因为树是会一直不断地长出枝桠,这样子一层一层的下去,慢慢就会成为茂密的大树,能为大家遮风挡雨。思维导图其实也是这样的原理,通过树状结构一步一步的发散下去,这也恰好与这也正是与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的活动方式相符合。
思维导图已经被有效证明了是一个极其好用锻炼大脑的方式。那如何画一个思维导图呢?
首先,先确立一个中心点,这就是等于大树的主枝干,中心主题,通常为标题,同时需写上日期及作者,这样子可以留待下次阅读时,比较看看会有会有不同的感悟。接下来在左上角,提出自己看标题后所提出的问题,然后需要带着问题来看书。
其次,通过阅读标题来确定一级主题,然后就开始阅读正文。阅读时要学会抓关键字,如果看到某些关键字是跟一级主题相关的话,可以是作为一级主题的延展——二级主题。同样的逻辑就能产生三级主题,四级主题。如果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你所抓取的一些关键字跟一级主题没有联系的话,没关系的,可以另外再写一个一级主题。
最后再将每一集的主题,用柔和的线将它连接起来,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通过发散性思维,有一级一级连接的方式,强化大家的思考。另外为了使我们的思维导图显得好看,可以将连接线的地方通过加粗底部,柔化线条等方式,使我们的思维导图更加的美观,还有,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用颜色区分分支,各支各色会更好看。这样子,思维导图就完成了。像一棵大树一样,通过不断的产生枝桠最终成长成一棵茂盛的参天大树。感觉很像道家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思维导图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看书提取的重要是不一样的,这都没有关系的。
重读《被讨厌的勇气》
今天跟着Mei校长重读,再次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重读了一遍《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日本作家安健一郎、古贺史健所写的。《被讨厌的勇气》的中心内容为阿德勒心理学。那什么又是阿德勒心理学呢?虽然被称为心理学,然而它来源来自于希腊哲学,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它又被称为使用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这是一个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用于追求自我改变的学术。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会有不幸?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不幸的起源于是自己会令自己讨厌自己。人们总觉得自己过得很不幸,是因为过去的种种原因造成的,例如,因为我没有好的学历,所以我没办法有好的工作,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是原因论,就好像在说你感冒去看医生,然后医生告诉你说,你感冒的原因是因为昨天穿的少了,这个答案你接受吗?所以我们要的这并不是原因。原因论着眼于过去,而目的论更着重于现在,你想要什么样的目的,而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有时候人为什么会讨厌自己,其实这是由于自己内心下定了决心,决定不喜欢自己这样子。决定不去改变这样便可以逃避改变可能带来的失败。其实这一点我真的非常非常的有感触,我一直非常不喜欢我自己。我常常会觉得,”要是我又瘦又美那就好了。这样就会有更多人喜欢我;要是我高中时好好学习就好了,这样我就能考一个好的大学,就能有闪亮的学历了,那我的日子我的生活就一定跟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想想这又何尝不是给懒得付诸行动的自己找的借口呢?
所有人类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是整个宇宙,那么将不再会有烦恼,然而这也是不可能的,人只要存在社会将就将就一定会有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朋友数的多少,而是指人际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要想过得幸福,我们必须要不受他人的干涉,要有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而且也不需要他人的认可(讨好他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课题的分离。不干涉他人,也不让他人干涉自己,这样才能获得自由。所以自由就是不在意他人感受,即使被他人讨厌也没关系,要有接受被他人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中最棒的一个状态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第一点自我接纳:自我接纳不等于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一种盲目自大的表现,易引起骄傲自满,而自我接纳则接纳真我,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知道自己不完美而决心更好。他人信赖即无条件相信他人,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完全的信赖他人,有可能会招致背叛,这其实也是一个课题分离的问题,信不信赖是”我“的课题,会不会背叛则是别人的课题,所以只要做好自己的课题就好了。当然并不是说他人信赖就是完全傻瓜式的老好人,当你发现,这个人真的不值得信赖,你可以剪断与他的这份信赖。他人贡献并不是指牺牲我,为他人做贡献,相反他是通过体现”我“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其实人贡献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另外,要想获得幸福,就不能在乎他人的认可,因为那是认不认可是他人的问题,而是需要聚焦此时此刻,因为每时每刻都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我们还需要给予人生,赋予人生意义。
爱自己!过去不等于未来,现在才是未来!你现在怎么样,未来才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