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你会不会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家孩子为什么要把喜欢的玩具搬到床上;为什么最近一直不停的摸脸、吃手、揪耳朵;为什么再外面或者遇到生人,特别喜欢躲在我身后,等等一些类的问题。
你会不会因为不明白他们的举动,而感到焦虑,担心他会一直这样,把这个不好的习惯延续到长大;是不是也会因为不能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让自己困顿甚至烦躁。
家长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的重要性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E·夏皮罗说,父母和孩子交流时,身体动作的非语言暗示,对于信息的表达和接受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懂比爱更重要,当你真的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和孩子建立链接和交流。当我们关注了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感受时,我们才会把目光从孩子的行文问题伤剥离开来,才能更好的有针对行的帮助孩子进行疏导和引导。
孩子常见的心理需求
一、想让你关心我
小锐妈妈刚升值,所以有段时间经常加班,回家跟小锐简单的互动,就扎进书房继续工作,小锐每次让妈妈给她读书,妈妈都告诉小锐。
你要乖,妈妈忙完就陪你,结果小锐把书架的书全部推到再地上,哇哇的哭起来。妈妈觉得小锐十分不懂事,还胖揍了他一顿。
其实当孩子需要的爱不被满足时,孩子可能会容易发脾气。如果你一直忽视孩子,孩子觉得你不在乎他,不爱他,这样害怕和委屈的情绪转化到行为层面,就变成他冲你发脾气。
二、希望你能理解并尊重我
小安和妈妈外出,路上遇见邻居,小男孩赶紧躲到妈妈身后。当妈妈让小安打招呼时,小安死活都不肯。妈妈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对孩子吼道,你怎么这么没礼貌,看到阿姨也不问好。结果小安站在妈妈身后哇的一声就哭了。
后来妈妈才知道,有一次小安背了一个粉红色小背包,这个阿姨嘲笑他像个小姑娘,所以小安每次看到这个阿姨,都想绕路走。可没想到妈妈不仅没有询问他原因,反而还责怪他,孩子委屈涌上心头,所以只能哭起来。
三、我想自己可以做,我可以做到
一日我儿子洗完澡要自己穿尿不湿,我要帮忙,他死活都不依,拗不过他,就让他自己来了,殊不知,小脚怎么穿不都不对,最后光着小屁股坐在床上哇哇大哭。原来,小家伙觉得受伤了,没办法完成他想象的人物,那种挫败感,让他十分沮丧。
好父母,是孩子们的非语言“解读师”,更是孩子们的“心灵捕手”,其实每一个家长,都具有可以了解,甚至应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需求的超能力。
如何看到以及正确的满足孩子内心所需要的营养
0~3个月,无条件的接纳。三个月的孩子哭闹,来源于困了饿了或者不舒服了,简单的说,就是“我需要你”。孩子需要得到你的回馈,他需要在你的回馈中知道“我在你生命当中很重要”“我很重要”
4个月~三岁,均是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期,因此你经常可以在一些书籍或者文章中看到,三岁前,父母需要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但是实际上,很多全职妈妈所带的孩子依然问题巨多,因为孩子需要的内心的呵护与满足,需要的时陪伴,而不是陪着。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在独立中寻找和建立自己,孩子需要在独立中,建立安全感,而对于孩子来说,独立是相对的,独立不是忽视,而是更加的关注、陪伴与感受。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妈妈在;孩子孤单的时候,妈妈在;孩子觉得没面子的时时候,妈妈在;孩子闯祸遇到麻烦的时候妈妈在;其他的时候,孩子在专注自己世界,安静玩耍的时候,你需要像空气一样的存在。这就是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4~5岁,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肯定,而这种肯定不是”你真棒”的捧杀,而是我看得到你的努力与点点滴滴的进步。我看到你很有爱心的帮助小朋友,我看到你很耐心的去完成某件事情;我看得到你的付出,看得到你的努力,看到你认真的时候,你身边都会发光。永远把鼓励聚焦到孩子的行为和过程上,结果成败,真的不重要。
6~7岁的孩子需要榜样。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请给他和爸爸多点相处时间。这个榜样需要认可他、接纳他,引领他,也可以和他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他需要在榜样的身上,看到未来更好的自己,再一点点的超越。
教养孩子难么?难也不难?当你懂他,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但你不懂他,他也不表达,那你们就会渐行渐远,甚至越相处越累。
如果你觉得这边问对你又帮助,欢迎留言转发。
也行关注我,我们一起探讨儿童成长课题,快乐育儿、享受育儿,轻松培养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