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是成龙在1998年主演的一部电影,他在影片中扮演突击队员杰克,在执行任务返回途中被人陷害,飞机失事,头部受到重创,对曾经发生的一切完全失去了记忆,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经历诸多波折后找到了真相,也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最终找回了自己。
“我是谁?”是哲学的经典问题之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或者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现实中,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会感到恐慌,就像电影中的杰克一样。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意识层面上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名字,身份,喜好等等,但很少有人留意过我们还有一个潜意识的“我是谁?”,我们的潜意识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对自己潜意识中“我是谁?”有清晰的认知,才能让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保持一致,使自己的行为更顺畅,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的原因。
我认为哲学上所问的“我是谁?”,应该是潜意识中的“我是谁?”
去年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竞选资金上远远少于对手,饱受主流媒体攻击,民调一直落后,党内都得不到全力支持等超级逆境下,赢得最后胜利的候选人。从特朗普的言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有非常明确的“我是谁?”的概念,因此他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会听到很多反对的声音也依旧,这也给选民一个清晰的“我是谁?”的印象,如:反对自由贸易、驱逐非法移民、反对穆斯林等。而反观希拉里,对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说不清楚,属于典型的“政客”,经常在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下妥协,会改变,不断的掩盖一些东西,给选民一个“说谎的希拉里”的印象。最终选民选出了一个清晰的知道“他是谁?”的人来坐那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座位。
我们潜意识中的“我是谁?”,就是潜意识中所存储的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是我们自己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我们的自我看法为基础形成的。
无论你是否曾经想过,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副描绘自己的“图像”,也就是自我意象,它不仅包括你的样子,还包括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你在什么情况下感到舒适(舒适区,见第七单元),你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感觉(自尊,见第八单元)等等。对我们的意识来说,这幅“图像”可能模糊、朦胧、看不清晰,甚至根本无法辨认出它的样子。但自我意象确实就在那里,默默的始终控制着你的行动、感受、举止和能力,确保这一起都和你的自我意象相符。
我极力认为,现时代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是对自我意象的揭示。
----迈克斯威尔.马尔茨
自我意象的功能
自我意象就像是一个设置好的自动导航系统,它会自动的引导你向已经设置好的方向前进,直到最终到达。如果有了偏差,你就会感到不舒服,潜意识的程序功能会自动的将差异消除(见下一小节:保持心理平衡)。
例如一架从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在起飞前飞行员会设置好自动导航系统的目的地(即设定了明确的自我意象),在飞行的过程中,飞行员根本不需要干涉飞机的驾驶,它是自动飞行的。中途如果遇到了雷区需要绕行,那么飞行员不会取消自动导航系统的设定,而是通过手动强压方向舵来调整航线,绕过雷区之后自动导航系统继续接管,直到到达北京。我们潜意识中的自我意象也是这样,就像飞行员的手动操作一样,我们可以暂时的压迫它而发生改变,但最终还是要被它接管,回到它认为应该的样子。
很多人嘴上经常挂着要“减肥”,而自我意象中其实认为自己是“胖”的,总是无法真正的减肥成功,无论她怎样有意识的想方设法与“胖”的自我意象对抗都是徒劳,有时减了几斤,但总是很快的找到借口放弃减肥,很快的回到自我意象中“胖”的水平。认为自己是“穷人”,就算是中了几百万的彩票也很快回复到“穷人”的状态;认为自己“数学学不好”,有时偶尔会取得个好成绩,下一次就有回到应有的水平;认为自己是个“倒霉蛋”,那坏运气就总跟着他。我们都无法长时间超越和逃避自我意象,暂时的逃避都逃不脱最终的反弹。
自我意象的形成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大多数都是根据我们过往的经历和情绪、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我们的荣誉和耻辱以及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尤其是童年时代)而无意识的逐渐形成的。根据这些看法,我们便在心理层面构建了一个关于“自我”的“图像”。一但某种针对自己的想法或信念进入了这幅图像,它就会成为我们自我意象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对于已经形成的自我意象,我们根本不会去质疑它是否正确,而是始终要按照它的样子去行动,它就是我们的“真理”。
对于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对事件的诠释往往不同,造成最终人们的自我意象有了巨大的差别。
对事件的诠释维度有三个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人格化维度。
塞利格曼在《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中认为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
在这门课程中参考了这三个维度的说法,但解释略有不用,尤其是人格化维度,我认为人格化的维度不是“归因给自己还是归因给他人和环境”,而是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形成并不断被强化的自我意象。
但正如塞利格曼所说,“不归因给自己”而“而归因给他人和环境”对有抑郁的人来说是正确的做法,对正常人来说,应该多归因给自己,少归因给环境和他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事情的不同,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灰度(见本单元:思维的过程)。
时间维度包括永久性和暂时性两种诠释风格。人们相信发生在他身上的坏事是永久的,坏事永远会影响着他的生活;还是坏事是暂时的,不会对他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人们相信发生在他身上的成功是暂时的,是侥幸,以后不会这样了;还是相信成功是经常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每个人在遇到困境时都会感到挫折,产生无助感,但时间维度决定了一个人遇到逆境会放弃多久,对厄运做永久性诠释的人会有长期的无助,而对厄运做暂时性诠释的人很快就能恢复。
空间维度包括普遍性和特定性两种诠释风格。人们相信发生在他身上的坏事使他以往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他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是全方位的;还是坏事只代表他在这个方面有了问题,但在其他方面还是很好的,坏事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原因。对成功的诠释是只有这一件事成功,其他都是不成功的;还是这只是自己成功事件中的一件。具有普遍性诠释风格会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中造成无助,而特定性的诠释风格只会在某些问题领域内造成无助。
人格化维度是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自尊的表现(见第八单元:自尊),包括我是成功者和我是失败者两种诠释风格。有人失败时认为自己就是个失败的人,这次失败只是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判断;也有人失败时认为这次是有原因的,不能证明自己是个失败者。成功时有人认为这次是偶然的,自己本质上还是个失败者;也有人认为成功是必然的,自己就是一个成功者。
考试没有考好,有人诠释成我这次又没考好,我做什么事都不行,我是个失败者;也有人诠释成我只是这次没考好,我前几次还是考得不错的,我在其他方面很在行,我是有能力的人。被领导当众表扬,有人诠释成这次好运气,领导好像有什么不对头,从来都没有这样过,我还是那个经常被批评的我;也有人诠释成我做的成绩总是可以被领导看到,因此经常受到表扬,我做得是很好,我是个模范员工,到哪里都是这样。
自我意象的改变
自我意象的形成是一个无意识的逐渐的过程,自我意象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丰富,逐步的在改变。
我们可以促成别人自我意象的改变,如用上一小节提到的ABC模型(认知疗法的一种),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自我意象;也可以通过让人实践(如后面这个销售经理的例子)来改变认知,从而改变自我意象。
一位销售经理怎样“欺骗”他的销售员
一位直销员经理曾经向我讲述他怎样“欺骗”自己的一位推销员,使对方表现得到改进。尽管我对这种策略和做法不敢苟同,但其结果却令人神往、引人深思。这位推销员当时情绪非常低落,天天按照经理指定的客户一家一家跑,但每天晚上回来时都两手空空。她的自我意象很快便萎缩成只有一根钉的尖部那么大,而经理也意识到需要开一副某种强有力的、立竿见影的“药方”----要么就解雇她。
接下来的那个晚上,他着手“暗箱操作”,策划了两件上门推销任务,两件任务背靠背。他让她去自己的朋友家推销,早在当天下午,他就与朋友一起造假,给了他们买公司产品的钱,这样,当晚上她来推销的时候,只要用预先给的钱进行买卖就行了。她赶到第一家之后,开始怯生生地把产品介绍完毕,却发现与往常不同,“客户”作出了迅速反应,欣然接受了她的报价。对方积极的反馈帮助她对推销任务充满了信心,她的介绍结束时,已经感到浑身温暖、非常快乐。她结束了推销,走的时候留下了签名的订单,并将300美元装进了自己的手提公文包。到第二家“客户”推销时,一切都按照事先安排有条不紊的进行,“客户”的表现近乎完美。又是一张300美元的支票到手。
在接下来4个晚上,她完成了8项推销任务,送出了6张订单。到该月底,她完成了全月任务的70%,挣得了她进公司以来最多的月收人(尽管其中一小部分是她的销售经理从自己钱包里偷偷拿出来的!),甚至在公司的推销比赛中赢得了“周末度假”的机会。正如他所说“一颗新星在冉冉升起。”
----迈克斯威尔.马尔茨《心理控制术: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人生》
我们可以为我们所关心的人,尤其是为我们的孩子,寻找和创造这样的机遇和环境,在没有恐惧感或压抑心理的情况下,能够向自我意象证明他的能力。有了这样的机遇和环境,就逐渐改变了他的自我意象,以后哪怕进人更加艰苦的领域,他也能有巅峰的表现。
你不仅应该能够刻画出你的自我意象,更应该知道你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自我意象发生改变的。改变的方法与改变他人的自我意象类似,只是会更困难些,时间更长些,我这里有两个方法:方法一是参考前面自我意象的形成过程,通过改变诠释风格来逐步改变(具体方法见第6单元:自我谈话)。当你对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清晰的思考后,这就是改变的开始。方法二是直接行动(见第五单元:态度和习惯),并在行动的过程中使用恰当的诠释风格。
现在请你思考一下:你现在愿意为你所关心的人付出这样的努力来改变他的未来吗?你现在愿意为自己而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未来吗?
-END-
本文编码:(BABU连载之18)
第二单元:大脑的使用说明书
2.2思维的过程(为什么“庞氏骗局”会让人受骗如此之深?(连载之16))
2.3 潜意识的存储功能
2.3.1 经历与情绪(你还在“忘记伤痛”吗?其实应该这样做!(连载之17))
2.3.2 自我意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我是谁?”(连载之18))
《做更优秀的自己》公开课
BeABetterU
重构认知 突破自己
影响环境 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