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汉书》中有言:“孝哀自为籓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睹孝成世禄去王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娄诛大臣,欲强主威,以则武、宣。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即位痿痹,飨国不永,哀哉!"
文学博士张庆利曾在书中如此描述汉哀帝刘欣:
“汉成帝是有名的游乐皇帝,汉哀帝比成帝更加荒淫昏庸。在哀帝统治时期,统治阶级的权力之争更加尖锐,汉朝政权摇摇欲坠,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汉哀帝刘欣,定陶王刘康之子,西汉王朝第10位皇帝。
刘欣为人谦恭,文辞博敏,聪慧明理,即位之初也曾有雄心大志,但他根本担不了已生乱象的大汉江山。
治国无能的汉哀帝刘欣没有什么可谈的政绩流传于史,却因为“断袖之癖”好男宠的声名名留历史。
3岁父亡承王爵,祖母悲痛亲养孙
刘欣3岁时,父亲定陶王刘康去世,这样年仅三岁的刘欣便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做了定陶王。
刘欣从小便是在他的祖母身边长大,这祖母便是汉元帝刘奭的宠妃傅瑶傅昭仪。
傅昭仪深受刘奭宠爱,但却没能够封后。
刘奭去世后,傅昭仪便随着儿子定陶王刘康前往藩地定居。
成帝刘骜在位时,常邀请兄弟定陶王刘康来都城陪伴他,两人毕竟是亲兄弟,彼此之间也是信任颇多。
成帝因为没有儿子,还想着把皇位传给刘康。
但是太后王政君和以她为首的王氏势力可不依,便把刘康又送回定陶了。
之后不久,刘康便去世了,傅瑶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她打击很大。
但还好,刘康还留下一个幼儿。
看着乖巧可爱的小刘欣,傅瑶决定亲自抚养孙儿,好好地把孙儿教养长大。
傅瑶对于这个孙儿寄予厚望。
从小,傅瑶便请了有名望的先生教导刘欣。
深受儒学教育的刘欣,聪明好学,喜欢诗书,尊师重道,学富五车,他,没让傅瑶失望。
本来以为,就这样平平安安做个藩王,治理好自己的藩地就好。
但是命运的齿轮,总是让人猝不及防,也是预料之中。
成帝无子宗室选太子,刘欣学识礼仪入君眼
汉成帝刘骜是历史上有名的酒色皇帝。
刘骜一生好色,后宫美女如云,却没有留下一个孩子。
也因为常年纵情声色,掏空了身体,子嗣无望。
刘骜深知自己没几年好活了,但是膝下无子无人能继承皇位,只能从宗室子弟中挑选。
经过层层挑选,定陶王刘欣和中山王刘兴成为最后的人选。
刘兴是汉元帝刘奭的儿子,是刘欣的叔叔。
刘骜为了选择出合他心意的太子,便在人品和学识上对二人进行考察。
这个时候,便是优胜劣汰。
刘欣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熏陶,为人谦恭有礼,进退有度。
三人同桌吃饭,刘欣一眼看出便有很好的家教,但是中山王刘兴却因在饭桌上吃得太饱,不得不松一松裤带。
成帝问二人礼法,让他们背《诗》,刘欣都能坦然背诵,对答如流,但刘兴却支支吾吾答不出来。
一对比,就知道高下。
再一个,刘欣祖母傅瑶是汉元帝宠妃,能够让一个皇帝很是宠爱的女人,必是不简单,定是深谙权谋之道。
傅瑶悄悄给当时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和骠骑将军王根送了大批财物。
如此,刘欣自身的优秀,还有祖母的暗中筹谋,太子之位便是妥了。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刘欣被册立为太子,这一年,刘欣19岁。
刘欣很聪明,他知道虽然自己被封为太子,但是到底不是皇帝的亲子。
他便如之前一般,时时谨慎,事事小心,对成帝也是很尊敬,还对成帝说:
“我才识浅薄,不足以胜任太子,陛下您圣德宽仁,肯定还会有儿子。我现在很愿意侍奉在您身边,一旦您有了子嗣,我就归国守藩。”
一番话说得成帝很是高兴,也对刘欣更加喜欢。
这让刘欣的太子之位也越发稳固。
登基斩王夺政权,雄心治国无斗志
绥和二年三月,纵情酒色的汉成帝刘骜死在了宠妃赵合德的床上,也算是实现了他死在“温柔乡”的梦想。
刘骜曾说过赵合德的怀抱是“温柔乡”,并感叹道:“吾老是乡,不能效武帝求白云乡也。”
刘骜死了,21岁的刘欣顺理成章成了皇帝,即孝哀皇帝。
刘欣本是藩王,远离皇权,他自然能够看出大汉王朝上上下下的许多弊病。
一方面王氏外戚专权,还不停扩充势力,意图谋大汉江山。
另一方面高官贵族无心国事,安逸享乐,生活腐败,以致民间怨声载道,社会矛盾越发尖锐。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说过:
“成、哀、平三朝的政治舞台上演的,正是皇家与外戚、外戚与外戚你争我夺的历史闹剧。”
历史遗留问题刘欣看在眼里,即位后,他对庞大的王氏集团的权力开始削夺。
对于王氏集团,刘欣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
一边削弱王氏的权力,一边又提高王氏的物质需求。
如此,王氏虽有不满,但也不能多说什么。
最后,朝中虽然还有不少王氏党羽,但是朝政大权已经到了刘欣手中。
这可能就是刘欣在位6年时期,所干的差不多的唯一一件好事了。
但是很可惜,刘欣虽然沉重打击了外戚王氏集团,但却把自己的祖母傅瑶外家和母亲丁氏外家引入朝堂。
可见,刘欣虽然下决心铲除外戚专权,但是他赶走了一伙又引来了一伙,感觉没干什么,就像是白忙活一场。
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刘欣虽然从小受儒家文化影响,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治世明君,也没有太大的本事。
他曾下令要求百姓节俭度日,也限制了贵族豪门的田宅和奴仆数量,但是这些措施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并无法确切实行下去。
刘欣见政令不通,便开始“神论”了。
他利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强化皇权的威严和无上,想麻痹大汉子民。
刘欣弄了个“再受命”的仪式,说是高祖刘邦称帝是上天授命,那现在就再给他授命一次。
很可惜,这等愚民把戏,糊弄不了老百姓,反而让人觉得大汉气数已尽,只能搞些歪门邪道。
就是刘欣自己,也觉得很可笑、很荒谬,很快,这“再受命”就被废除了。
此时的刘欣,看着远处,看着天空,看着飘摇欲坠的大汉江山,自知无法力挽狂澜。
最初为帝之时的理想和抱负,此时此刻也尽然散尽。
“就这样吧,朕也管不了了,这大汉,我守不了了。”
此后,刘欣索性放任自流了。
很快,朝廷风气越发腐朽败坏,奸佞当朝,西汉大厦将倾。
不爱女色爱男色,断袖之癖名千古
眼看治国无望,心中壮志也都消弭,刘欣便开始放纵自我了。
但是刘欣的放纵全然不同于其他帝王,他的后宫只有两个女人。
一个皇后是祖母傅太后的娘家女儿,一个昭仪姓董。
两个女人都是国色天香,但是刘欣却对他们半点兴趣都没有。
刘欣感兴趣的是董昭仪的哥哥董贤。
据说这董贤长得比妹妹董昭仪更娇媚。
在刘欣当太子时,这董贤就做了刘欣的太子舍人,后来一直做刘欣的宫中护卫。
这二人经常是同车而出,同塌而眠,如胶似漆。
刘欣也是自从见了董贤,眼中便是没有什么女人了。
有次睡觉呢,刘欣先醒来,想要起床,却发现自己的衣袖被旁边的董贤给压着,为了不把董贤吵醒,刘欣便让侍从拿来剪刀把衣袖剪了。
这便是“断袖之癖”的由来。
而刘欣,也因为“断袖之癖”而名留历史。
一国皇帝不好女色好男色,这让大臣们都吓得瞪眼,有人上奏劝阻,刘欣理也不理,还是我行我素。
而刘欣是真的把董贤宠到了要上天了。
刘欣下令,董贤的妻子可以自由出入宫廷,董贤的父亲被封侯,其他亲戚也都做官了,甚至家仆也得到了刘欣的赏赐。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惊世骇俗啊!
董贤也被封为卫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刘欣也真是绝了。
作者都想不通他的书是不是都白念了。
这董贤深得皇帝宠爱,还获得了皇宫附近一座豪华府邸,更甚的是,刘欣的皇陵旁边也有董贤的一座家冢,想着死后二人还能在一起。
这桩桩件件荒谬的事情让许多朝臣非常不满,他们一致反对,但是无论怎样,刘欣一点也不听,反而对反对的人下令惩处。
最后还逼得丞相王嘉自杀,大司马丁明被罢免,而董贤却从卫将军升成了大司马。
这皇帝,简直荒诞到了极致。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刘欣这位断袖皇帝死在了未央宫。
临终前,他想的不是大汉江山,不是万千子民,却独独想的是男宠董贤。
他还将玺绶交给了董贤,还嘱咐董贤“无妄以予人”,其实刘欣就是将大汉的皇权交给了董贤。
果真是真爱啊!
仅仅在位6年,却是极其荒诞的6年。
21岁即位,27岁病逝。在位6年,朝堂乌烟瘴气,他曾有雄心却失了斗志,生为皇帝却好男风,一生无子,他的一生,正如他的谥号“孝哀”一般,令人嘘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