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1年到2005年,我们的老朋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简称上美厂)搞了很多大事情。
时任厂长的是金国平。
1995年到2000年,金国平兼任了国际动画协会(ASIFA)的理事。他当上美厂厂长11年,想要致力于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将中国动画片从原有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达到国际化水平。
什么是国际化水平?这个词听起来很official,很官方,但是仔细翻一翻金国平给出的成绩单就不难发现他的方向。
他在任期间,主要创作了如下动画:
电影《宝莲灯》:动画与院线电影还有流行音乐的首次糅合尝试,张信哲、李玟、刘欢都是当时的最大牌,并且在院线上映,投资金额1900万,注意是在1999年的1900万,耗资差不多和现在的1.9亿一样;
《我为歌狂》:动画题材首次不再是瞄准少年儿童,而是选择了青少年,题材是青春校园音乐类,甚至还和恋爱擦边,在当时引起轰动;(详细情况我之前有写过,可参考拙文:《我为歌狂》这部动画已经过去了十五年,有梦依然好甜蜜)
《鸭子侦探》:中国加拿大合拍片,悬疑推理题材,成片质量相当高,补足了我国在动画制作方面的一些短板,同时BGM被称为是“童年阴影”;
当然还有今天文章的主角(之一)《白鸽岛》。
《白鸽岛》在整个国产动画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动画。它讲述了一个男主人公和外星人抗争的故事,却没有用当时伟光正的故事模板去套路,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反英雄”和“反战”的故事核心。
总共52集,故事结构异常完整,同时对群众心理刻画也非常真实。
在《白鸽岛》的故事情节中,外星人打着寻找自己各族隐匿在人类中的头叛徙的旗号,挑动人类相互怀疑残杀。而自己扮演一个救世主,从而使人类在精神上屈服。
同样的套路,好莱坞也用过,不过是在5年后的2008年,一个叫做诺兰的导演在拍摄《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的时候用了一样的套路。而故事的结尾,主角和反派同归于尽,整体故事写实的风格也被进一步凸显。
《白鸽岛》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具有国外写实英雄动画片雏形的、中国原创的作品。最后的团灭结局更是增添了悲情,堪称上美厂最具历史突破性的动画作品之一。
尽管现在看来,这部作品依然有很多缺陷,例如:人物形象设定太过卡通、行事逻辑太过肤浅,部分人物角色还停在表面,但这依然不妨碍《白鸽岛》成了中国动画史上前无古人的开拓者。
反英雄式的科幻题材,在《白鸽岛》这里算是开了个好头。
看得出金国平确确实实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从《宝莲灯》开始努力向国外动画电影制作学习(当时请到了吉卜力工作室的人参与其中),到各种冷门题材的尝试创新。
上美厂在那段时间一直想要摆脱国人对于动画的刻板印象。而其中,如果论题材之大胆,创新之锐进,非《白鸽岛》莫属。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
科幻在中国大众印象里是一个硬核冷门学科。
中国最高的科幻小说奖叫“银河奖”。银河奖是中国最高荣誉奖项,比较好笑的是,银河奖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专设于科幻小说的奖项。
银河奖创立于1986年。
1986年至今林林总总获奖的人数也有近百人,可这当中除了“韩松”、“王晋康”和“刘慈欣”外,大部分人的信息在网上难觅踪影。
这背后无非两个解释:
其一,许多获得银河奖的科幻小说家放弃了科幻写作;
其二,许多科幻小说家依然在笔耕不辍,但是闻者寥寥。
刘慈欣也算是科幻届的老炮儿。
这位身处山西阳泉的电力工程师,在山西阳泉的羊肠小道上,早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科幻创作。
从1985年,刘慈欣写下了处女作(注意是写下而不是发表)《宇宙坍缩》到2006年刘慈欣发表《三体》,这中间整整21年刘慈欣一直在进行科幻创作,发表了18部短篇、3部长篇、2部作品集。
在这长达21年的科幻创作当中,刘慈欣也并不是一直笔耕不辍,仔细观察刘慈欣的作品刊发表,不难发现从1987年发表了作品《微观尽头》之后,刘慈欣有将近十年没有进行创作。
问及原因的时候,刘慈欣挠了挠头:“真没什么大事。”
1987年后,刘慈欣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暂时搁置了科幻小说创作。1994年,刘慈欣结婚,小日子滋润幸福,工作安稳。作为水力发电的工程师,工作压力也并不大。
到了1997年,刘慈欣又再一次创作,很多科幻迷口中津津乐道的作品像《乡村教师》(2000)、《朝闻道》(2001)、当然还有《三体》(2006)都开始于这个阶段。
但这么看起来,刘慈欣更像是一个偶尔写几笔的科幻小说爱好者,而非一个一开始就雄心勃勃想要成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的小说家。
刘慈欣是一个“装在格子衬衫里的工科男”,在《三体3》大热之后他曾经说:我不太懂文学,我是科幻爱好者,不是一个小说家。
刘慈欣的谨言慎行并不是没有道理,他出身于国企,在一次颁奖典礼上,他直言不讳地说:在我的工作环境里,出错可以被容忍,但是“狂妄、幼稚和不成熟”很难被容忍。
写科幻小说在刘慈欣看来,是一件“狂妄、幼稚和不成熟”的事情。
但与之对比的是《三体》作品的巨大影响力。2011年,雷军向别人最多的一本书就是《三体》,与之讨论的还有马化腾、周鸿祎、李彦宏。而在星云奖发布前的一段时间,奥巴马去夏威夷度假,随身携带的也正是一本英文版的三体。
后来听他们说:“如果你不看《三体》,那段时间的互联网会议都不敢参加。”而除了奥巴马外,这些互联网大佬们在成名前和刘慈欣一样,也都是“穿着格子衬衫的工科男”。
带着一系列的名词,加上中国科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巨大构想,《三体》成为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关键词。而这一切本该更早到来。
-3-
中国科幻电影现在和中国足球差不多是一个概念的东西。
我查了一下手头的数据,2017年中国国产电影共在出品970部国产电影,而这当中,真正属于科幻题材的电影不到50部,绝大多数都是包裹一个科幻外壳,甚至连外壳都没有包裹的烂片,这些电影我们不仅没有听过、甚至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过。
相较之下,科幻电影已经成为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类。无论是“超级英雄”的漫威宇宙还是“谍战剧”碟中谍,亦或者是由正统科幻小说改编的《降临》都经过好莱坞导演之手,成为全世界闻名的大电影。
如此看来,中国科幻处境尴尬,但如果仔细按图索骥,不难发现,中国科幻其实并不是一直这样处境尴尬,起码在之前不是。
1990年,在后来执导过《紫日》的导演冯小宁拍摄了一部电影《大气层消失》。虽然仅仅是一部儿童电影,但实际上已经是一部具备完整叙事结构、有理论支撑的科幻电影了。
《大气层消失》讲述的是1990年,三节运有特殊化学品的列车发生了泄露,挥发出的气体直接让这个地区上方的大气臭氧层消失,人类在劫难逃,一副末日恐慌的气氛笼罩在人类头顶。
这部电影可贵的地方不仅仅在于构想,也在于对于末世场景的微妙讽刺:
科学家早就发现了大气层消失,但是未免恐慌封锁了消息;
男主人公通过能与动物对话发现问题,并准备只身去解决大气层消失的问题;
银行劫匪夫妻因为劫持火车而导致了剧毒品泄露,最后义无反顾地去把泄露品毁掉。
虽然仅仅只是一部儿童电影,但其实在电影中反应对的现实问题都非常深刻,对于末世的人性拷问、政府的不作为现象都进行了观点独特的讨论。而大气层消失和环境问题,虽然当时在1990年就已经进行反思,但这个问题似乎在当下更合适。
电影中某些镜头甚至非常露骨与血腥。吕丽萍饰演的女强盗最后去阻止已经开动的列车,被车压的鲜血淋漓的镜头,至今依然让我难以忘记。
还有那部最近经常反复被拿出来说的童年阴影《疯狂的兔子》。
这部1997年上映的儿童科幻片,影片讲述了在未来城市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游戏光碟,只要玩这个游戏光碟,并大喊几声“疯狂的兔子”,游戏画面中的兔子就会一跃而出,附身到孩子们身上,让人凶狠残暴,并失去理智。
虽然是一部儿童电影,但电影中无处不见的巨大隐喻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其中一种解读是:疯狂的兔子象征着外来文化,而一旦被这种文化被接受,人群就有可能和电影中的儿童一样被洗脑,甚至变得疯狂无知。
而在高科技的背后,电影也进行了一部分讽刺。可以说是中国儿童版的《黑镜》也不为过。
但是以儿童视角的电影并不只是给儿童看的电影。就像是《小鞋子》和《寻梦环游记》,虽然都是说的孩子的故事,扎心的可都是大人。
当时的势头很好。
在那个时代,没有绿幕没有特效没有大投资没有小鲜肉没有国外特技团队没有各种炒热点营销,中国电影和中国动画人用理想和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虽然现在看来很cult、很粗糙、很不符合常理,可依然是让我们鼓起头颅骄傲的存在。
如果那个时候的势头一直发展下去,中国科幻电影或许将在中国电影上独树一帜,诞生电影中的《1984》和《变形记》都是时间问题。
如果能一直下去,那么中国科幻不会这样蝇营狗苟,不会这么低声下气,不会这么自惭形秽,反而会在世界上另辟蹊径,稳定群雄,我们也会有《釜山行》。
可是只是如果。
-4-
来,我们再问一遍:
中国科幻真的是中国足球吗?
无论是刘慈欣,还是《白鸽岛》,无论是《大气层消失》还是《疯狂的兔子》,都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回答。
恰恰相反的:如果有一些隐性条件得到放宽或者满足,那么在中国将会诞生一大批优秀的、具备现实意义的科幻题材电影。
之前,我在作协上课的时候曾听闻一位老作家说过如下的话:
一个作家出生在中国应该感到幸运。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提供如此丰富又广阔的素材仓库,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短短二三十年内沧海桑田,变化巨大。这都给我们写作者提供了绝佳的写作素材与写作角度。
说到这里,他喝了口水。
同样,作为一个作家在中国也会感到无比地憋屈。我们从来没有一次地这么感到无力过,而我们的笔可能已经远远地跟不上我们的时代了。
说到这里,他停住了没有继续。
在《三体》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其实拥有如此广阔的写作素材。
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科幻爱好者,他们身处在各行各业却一直坚持用笔创作科幻,无论是想象力上还是题材甄选上,他们都堪称一流。
但另一面,我们的现状是:《三体》电影版的一再难产,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网剧,宁可去挖掘三四流的玄幻、穿越和宫廷言情,都不愿意向中国科幻伸出橄榄枝。
然后陷入自我嘲讽和自我麻痹的怪圈。
中国科幻就不行。
中国科幻就是先天不足。
中国科幻电影就是用来圈钱的烂片。
在之前蓝猫的文章里我说过一段话,很遗憾在这里我不得不再说一遍:
很多时候绞死我们的绳索,都是我们自己卷起的,压死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都是我们种下的。
可我们的现实匹配不上我们的想象力,可我始终觉得,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到达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