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我的女儿,十四个月,还不会说话。
给她写成长日记已经是第375天了,无意中翻看……
1
萌萌的饭烧好了,我尝了一口,试试烫不烫,
萌萌拼命摇头,还嘟起小嘴或者干脆把头扭到一边,生气状。
我告诉她:“好东西要大家分享,怎么可以那么自私呢?”
萌萌(心想):为什么你们吃东西的时候,我在旁边看得流口水,也不给我吃呢,还一个劲告诉我“这个你不能吃,那个你不能吃。”
"我是你妈,你还小不能吃味道重的,那是为你好!"
“可是,麻麻不是什么都需要尝试的嘛?不然我怎么知道它是什么味道呢?”
是呀,我们小的时候都一样,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但是身边充斥这各种声音告诫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能。于是我们开始积累“常识”。慢慢的我们长大了,觉得自己懂得东西越来越多。
爱因斯坦说过:“常识就是人到十八岁为止所积累的各种偏见。”
大人们总是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孩子,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往往就抹杀了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剪掉了他们想象的翅膀。
不仅如此我还无形中给她贴上了“自私”的标签,其实孩子原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私”,于是我在反思,以后用肯定的语气及措辞,积极的词汇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积极的评价,会让我们更加积极和阳光。
2
吃完晚饭,一天中带娃的程序终于只剩下哄睡了。
我说:“眼睛闭起来,快点睡觉了。”
萌萌用她那可怜的小眼睛看着我,仿佛再说:“麻麻让我再玩儿一会儿吧,就一会儿,我困了自己会睡的……“
我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一点没有要妥协的意思。
于是她哭,哭到精疲力尽,终于累得睡着了。”
我是你妈,多睡觉对大脑发育好。
“可是麻麻,虽然我小,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的呀,从一出生你就告诉我了什么时间该吃饭,什么时间该睡觉,什么时间可以玩儿,但是我更知道累了的时候我就喜欢趴在你的肚子上,我总是听着一种很熟悉的声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孩子一出生,他们需要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可是我们往往是给他们设定了吃饭及睡觉的时间;为了让他少哭,就抱着他们哄睡。殊不知孩子小哭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运动。
大人们岂不是如此呢?孩提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成长,原本对历史充满的兴趣,却被告知以后不好就业,选择了金融;从出生就不安定的想追求自由的我们,却被一个不喜欢从事的工作和年龄到了就应该结婚束缚了手脚。
3
每天小萌萌都把玩具从盒子里拿出,放回去,再拿出,再放回去,
现在刚刚开始学习走路,摔倒了,站起来,再摔倒,再站起来,乐此不疲……
“萌萌,看看你把玩具弄了一地,快休息一会儿吧,满头汗……”
“麻麻,我不累,我很好奇,同时我反复做着这些动作,是为了让我的肌肉更发达,协调性更好。”
大人们呢?天天各种知识付费课程热卖的《10000小时定律》《刻意练习》,其实这是你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能力与品德,你却把它弄丢了,然后再焦虑的满世界找大咖付费学习。
想想看,各位家长,我们是不是总是在孩子专注的时候打断他们,一会儿叫他们喝水;一会儿叫他们吃水果(因为那是我们每天设定的作息时间),家里来客人了,一会儿又要让他们“表演”……当孩子想和我们亲近的时候,而我们总是抱着手机,看着电视告诉他们:“旁边自己玩儿去。”这是多么可笑的错位呀。
4
每当萌萌不听话的时候,我先是会和她好好说,两三遍之后我就开始压着自己的怒火了,五遍以后开始对着她提高嗓门……
“你不听话,走开。”“你不乖。”“我不要你了。”“走开。”于是把她推开,这时候我越是推开她,小萌萌就拼命的过来抱着我,或者就是趴在我身上,仿佛这样才有安全感。
那是因为孩子们这是在说:“麻麻,我错了,你别生气,你抱抱我吧……”
当我看了《不吼不叫》这本书我才知道,我们都错了。首先,“听话”和“乖”在一岁孩子的世界里是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他们根本就无所适从,因为我没有给到她“听话”和“乖”的标准(比如:吃饭好)
其次,孩子拼命粘着我的动作就是在表示:“麻麻,我错了,你抱抱我吧。”希望能够得到安慰。
其实对待孩子要想对待客户一样,站在他们角度来观察世界。
5
最好的学习就是玩儿,为什么现在长假过完一说到上班,就有节后综合症;学生学习员工工作总是打不起精神,而说到玩儿,说道游戏什么时候都有精力呢?腾讯公司激励员工很好的方法就是把管理设计成打游戏过关,晋级,奖励,让员工边玩儿边把工作做了,还想着法子玩而出创新。
前面我写了一篇文章是《我们都被套路了》,就是现在的成功企业,设计好的产品就是把人们的行为、心理研究透了,再设计成套路带着大家按着套路一步一步跟着他们玩儿。
所以现在的教育再也不是我们上学时候的填鸭式教育了,老师天天站在讲台上“read after me”了。
以后是大四都没有学完呢,大一的知识已经过时了。
而在我自己带萌萌的这一年中,不是我教了她什么,是在她的身上我发现了很多原本就是天性的能力,现在却要去学习。
孩子,你慢慢来,我是你的妈妈,但你是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