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妈妈发现自己的钱经常不翼而飞。
刚开始,自己买菜回来放在桌子上的钱会少一点,也不怎么在意,后来发现桌上的零钱直接没了,经过排查,她几乎可以确定自己的钱是被孩子给偷拿了,生气难过之余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相信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烦恼,也采取过不同的措施:打骂、监管、说服教育……甚至有不少家长不以为意,自己小时候也从父母那里偷拿过钱,如今不还是好好的吗。
其实,父母的误区在于,只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偷钱”行为本身上,想着如何才能制止这类行为,而忽略了其发生行为的动机,即孩子拿钱的心理需要。
然而,正是这个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心理需要,才是孩子拿钱的源头,不抓住这点,问题依然存在。一味地通过说服或打压,不一定管用,因此不必急着去杜绝孩子的偷窃行为,首先应该去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不可避免地会犯很多错误,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孩子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学会了偷拿家里的钱。因此家长们陷入了焦虑:不是担心金钱上的损失,而是忧虑孩子因此陷入“偷窃”的行为——这在价值观上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1、孩子“偷钱”的心理过程
孩子偷东西这一行为背后到底有何动机呢?一般来说,孩子发生这一行为会经历三个心理过程,即“欲——惧——智”。
欲:“每当我看到别的小朋友一放学就到小卖部买各种好吃的,就特别羡慕,所以我一拿到钱,就要用它们全买零食,一次吃个够!”
惧:“平时爸爸妈妈总是夸我是个不吃零食、不乱花钱的好孩子,我如果直接向他们要钱买零食吃,不就不是好孩子了吗?”
智:“我要想一个办法从爸妈地方偷拿钱过来,但是又不会让他们发现,发现了也不会怀疑我。”
简而言之:孩子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才会产生行为动机,但是这种需要并非只是物质需要,有时候也会是情感需要、甚至安全感的需要,但是孩子惧怕被家长知道,因此当欲望足够强烈的时候,孩子会采取偷窃的方式来得到满足。
2、“偷钱”背后的真实原因
孩子们同样行为(偷家里的钱)背后有着不同的需求,与其简单粗暴地扼制孩子的行为,不如去了解其背后的真实原因。
1、合理需求不被满足
“妈,能不能给我买一个新的手机。”
“你那个手机不是还没坏么?”
“可是我这个手机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班级建了群,大家都在手机上讨论问题”
“小孩子年纪轻轻就知道攀比,以后下去还得了,这手机我是不会给你的。”
很多时候孩子在“偷钱”之前会对家长提出要求,可是父母不考虑提出的要求合理与否,也没有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一旦不认同的就拒绝满足,曲解孩子提出要求背后的用意,甚至直接给孩子贴上了“爱攀比”的标签。
有时候,孩子是真的缺钱,缺乏物质满足,但是当孩子的要求被得到曲解与拒绝之后又不敢跟家长提出时,容易采取“偷钱”的行为来得到物质满足。
2、自我独立的需要
青少年成长时期是个人成长的第二关键期,这一时期也是个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时期,孩子渴望独立,而拥有金钱是人类对现实世界进行控制的需要,也是孩子获得“成人感”的重要表现。
如果孩子的手头上也需要有可供他支配的钱,会让他产生安全感,并且能满足欲望。“管理金钱,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说,金钱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响。因此孩子与父母共建零用钱的规则,双方的共同遵守,平等协商就显得尤为重要。
3、渴望引起关注与关爱。
当孩子处于某些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偷钱”也是孩子内心引起关注的渴望。影视剧《天若有情》里展颜通过不断地偷东西来引起季东阳的关注,这类孩子渴望得到家长的爱,可能他们尝试过很多方法来引起家长的注意与重视,偷钱只是其中的一个较为有效办法。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作用。
当然孩子还可能由于缺爱,通过用钱买东西来得到变相满足。曾有心理专家表示:感情可以使人得到心理满足,买东西也可以,而且两者之前可以相互替代。孩子不懂事,容易混淆两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4、自尊低下,缺乏群体归属与认同感。
表面上小孩子拿钱是去买东西吃,事实上他也许是拿钱去买回一点尊严。比如说他平时成绩并不优秀,拿钱给同学买东西,就是为显示自己比别人有更好的东西。
因为他自己吃东西根本不要花这么多钱,他拿这么多钱是为了去讨好同学。他可能心里这么想:我别的什么都不如你们,但是我比你有钱,我能够买东西给你们吃。他并不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不过埋藏得比较深。
孩子“偷钱”背后有很多原因,而这只是较为常见的四种原因。
但是无论何种原因,背后都隐藏着家庭教育问题、亲子关系不良、孩子内心缺乏被认同等问题。想要让孩子改善行为,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导孩子行为规范,更要重视孩子在产生这种行为的时候,内在的情感和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