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自我和他人,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隐私引发的恐惧,促使情绪自发的保护和抗拒。顾左右而言它者、引发愤怒及怀恨者,在生活中大有人在,这或许就是人性吧。否则,又如何解释知己难求呢。
参考大师弗洛伊德的口欲期,到肛欲期的快感转移。肛欲期对应成人对待金钱、创造成果的态度。印象中,我的态度是吊儿朗当,缺乏控制。
但是,为何又有扔东西的习惯?这,是否是另一种类型的控制。
记忆里,从手机电话号码开始,每年都有一个清理日:联系太少的、不想再联系的、甚至一时得罪我的,都会删除。后来微信普及,情况类似。
看过的书,认为没价值的——扔;衣柜里不想穿的衣服——扔;房间里没用的东西——扔……,直至认为干净整洁、明亮有序、扔无可扔为止。
怎么回事?是否反映了对自己创造物不满意的态度?删除、屏蔽、扔掉,是为了眼不见、心不烦?
参照“专注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的查理家训,我的不专注、不珍惜,是否已经失去了复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