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经常会陷入这样一个让人绝望的死循环:
1、想要做成某件事,比如一份完美的汇报
2、幻想理想中的效果
3、开始准备
4、发现差距有点大,暗示自己能力有限,反正也做不到,要不就这样吧或者干脆放弃工作,等到截止日期快到了,草草交差
5、效果不好,“印证”:看吧,就知道自己做不好,下次要好好准备肯定就行了
6、也许就没有再次机会了,自己又会觉得为什么自己都没有机会
自己其实知道在编造洞重重的逻辑和理由,没时间、能力不足、要是xxx我肯定行等等;也知道该怎么做(读完《被讨厌的勇气》后才知道这里认为的“应该做”其实并不对),比如:
1、知道应该回顾总结,形成经验,但是没有做
2、知道应该提前准备、认真准备,也没做
但为什么我一直没有行动呢??
现实中找不到解答,自然转向了阅读,被微信读书推动《被讨厌的勇气》书名打动,进而认识了阿德勒心理学。
读完这本书,想到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到,因为看到所以相信。
马云说: 有些人因为看到所以相信,有些人因为相信所以看到。
原计划写一篇读后感,整理后才发现摘抄文字已过4000,字字珠玑,所以改为自己思想转变的历程分3次写吧。
本次先写写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和借口如何被一一击碎。
1、因为我过去的经历不足,所以我做不到
阿德勒观点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2、我脾气差,所以没办法,遇到事情我就着急,爱发脾气
换种观点:再怎么找原因,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区分“原因论”和“目的论”,从“目的论”角度,按照“目的”而采取行动。
从“目的论”,生气发脾气是因为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家里小孩从terrible2进入到horrible3,看着幼儿园同班的孩子会各种东西,就很着急也让孩子学起来,生怕拉下了。老师布置每天涂色一张,则自己下班后就强制孩子去涂色,开始几天孩子还有新鲜度,能够配合完成,过了2个星期,则开始各种找理由不愿意做,大声喊,强制剥夺孩子的娱乐活动都无法让他能多画一张,反正一提到涂色,就很抵触,到最后画笔都不愿意拿。从“目的论”角度,我发脾气知识为了让孩子画画,画画是为了锻炼手指的灵活。所以从最初目的出发,改变策略,从孩子喜欢的蔬菜萝卜主题开始,不依赖涂色本,自己绘制线条,引导描线涂色,孩子才有逐渐爱拿起了画笔。
3、我很伤心、焦虑,所以我什么也做不了
换种观点: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我们既不受感情支配,也不受过去支配。感情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为了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已。
只是希望利用伤心、焦虑、生气等情感,让自己好受点,逃避接受“自己做不到”这个事实。
想到以前在读者之类杂志上看到的: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回想起上次换工作的经历,从提出离职到新单位报到,整整焦虑了1个月,期间无数次的失眠到天亮,总担心选择是否正确?自己是否能在新单位做好?现在1年过去了,回想起来,其实白白让焦虑耽误了1个月的宝贵时间,这一个月其实可以做其他事情,比如考个证。
4、我如果跟xx一样,我就肯定能做到很好/做到
首先,为什么想成为别人?对自己不满意,感到不幸福。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承认每个人“被给予”的不同,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总是担心自己的观点不是“最好的”,所以干脆保留不说,其实是不满意自己的思考,换成接纳自己,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才有机会获得别人的点评,才能进步。
5、为什么常常下决心,但又不改变
阿德勒思想要先认可:现在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选择。做的任何选择都是内在“利己”的。
与上个问题提到“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这正是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比如不敢参加比赛: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但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虽然可能是很严厉的道理,但也很简单。
6、当看到周围人取得成绩,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
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一提到“追求优越性”,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过排挤他人以取得晋升之类的追求。
“从人际关系”角度,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所以当下次看到周围人取得成绩时,不要与自己比较!接受这个事实,接受“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