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苦短,时间有限。花时间读书这事也必须认真对待。
读书,就要读好书。读好书,就不能随便翻翻。只要认定那是一本值得读的书,就要精读,并且往往要精读许多遍。
### 2 笔记大有用处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批注,甚至干脆写一整篇读后感,都是加深学习印象的好方法。不记笔记的人无法理解记笔记耗费时间精力的合理性,正如不成事儿的人永远不知道事无巨细的道理一样。
### 3 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
读书的最大惊喜往往来自反复阅读中的“偶然”发现。阅读会刺激思考,思考进而会改变阅读的质量,两者会相辅相成,相生却永不相克。这个过程中几乎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多巴胺的分泌,中国古人说 “书中自有颜如玉”,外国人说“Reading is better than sex”。
### 4 精读需要一些基本功
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从未有能力去“精读”——识字不够多,词汇量不够大,概念量不否丰富,逻辑不够严谨……一句话,不具备“精读”的资格。然而人们总是假定自己的能力会随着年龄自动增加,于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假定开始显得极端自然:每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都假定自己识足够多的字、有足够大的词汇量、足够丰富的概念量、足够严谨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最要命的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不再需要“精读”——那是中小学生被逼才愿意做的事情 ——“泛读”才是配得上自己年龄的活动……
真正的“泛读”能力,和大多数人以为的“泛读”其实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尽管在“泛泛而读”,却拥有足够能力“不漏过任何重要信息”,并且常常还可以做到“在字里行间读到言外之意”;后者是真的“泛泛而已”,从未获得过完整的信息,在千疮百孔的零碎信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特有幻觉(且不自知)。
### 5 阅读中的陷阱—— 模式识别
人类的大脑有一种特殊且有强大的功能,叫做“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zation)。比如,我们可以在一张很多人的合影中迅速识别出某个特定的人,即便照片上的那个人可能与现在看起来很不一样(比如比现在年轻20岁),这样的时候,我们运用的就是模式识别能力。
人类太依赖这种能力了,乃至于模式识别还有一种模糊处理的变体,叫做“模式拼接”。当当我们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且还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有些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使用这种功能。比如,你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过一会儿,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就开始自动启动了:天花板上原本毫无关联、毫无意义的几个斑点、纹理开始变得“有意义”起来,比如,你好像看到了一张人脸,或者别的图案什么的……
模试识别功能也会不由自主地在阅读中发挥作用,文章的内容可能只是读懂某些部分,而另外一些部分我们读不懂。然而,那些读懂了的部分就好像是天花板上原本无意义的斑点一样,不知不觉启动自己的“模式拼接”能力,貌似读懂了全部文章——其实是调用了我们过往曾经存储过的某些模式;而这些模式实际上他们正在阅读的文章的真实内容无关,甚至干脆相左。于是,我们以为“看懂了文章”,实际上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鬼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 6 精读的方法
1)挣扎着搞清楚每一句话的确切含义。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查词典,查语法书,甚至去查Google。“自己动手”比“花钱让别人替自己干活”(比如,报班上课听讲)在这方面不知道要有效多少倍。
2)理解每句话之间、每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处理段落还有另外一个任务——概括。
3)整理词汇。要知道,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自己动手整理词汇,远比背单词书效率高出许多——可惜,大多数人并不相信。
4)反复阅读若干遍。读着读着就可能发现很多第一次读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5)复述文章。能够书面或者口头复述刚刚读过的文章,实际上需要很多综合能力:记忆力、逻辑能力、转述能力、重新组织能力、再理解能力等等。
6)养成相隔若干天后复习的习惯。
事实上,读任何文字都可以这样“品”,只不过,不同类型的文章,“品”的要点不同而已。读诗品意境,读散文品心境,读小说品情节,读报纸品现实。
本篇是本次复读《人人都能用英语》系列笔记的最后一节内容,经过这次系统复习,弥补了许多上次漏读内容,更重要的是有了这样一套自制的阅读指南,习用将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