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时候,比停下来更好的,是做多种尝试,去验证。
-SEASON
大四那年,我的职业目标是做一名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做一些对公众、公共事业有价值的事情,这是我的初衷。后来考国考、省考,心高气傲地报了地方人大办公室之类的岗位,并没有走的很远。倒是第一份工作格外顺利,第一次投简历、经过五轮面试,成功进了国企,成为部门唯一的应届毕业生。那一年,我的想法:国企很好的,就这样呆着吧,在这个垂直领域深耕,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为成为一个出色的专业人士而奋斗终生。
可2016年的今天,你再问我,你的想法是什么,我想回答:即使迷茫,不要停,勇敢尝试,创造更多可能性。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进了国企之后,发现一切都没那么美好。国企的氛围实在太安逸了,安逸到很多人失去斗志。“皇亲国戚”一堆,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安稳地混混日子,终而复始,上班混到下班,下班踩点回家。那时候我告诉自己,我需要作出选择。一边是正式国企编制、拥有广州户籍,而且我不犯重大错误,我这辈子不用担心没饭吃;一边是低速成长,而且再过几年,市场上“竞品”千千万万,我会丧失出去的勇气,因为谋生的本领你也不一定具备。当时我的领导们都是出去后发现外面的世界不好混,又回来。面对这样的场景,那时候,我很快地做出选择,告诉自己:我要结束这种状态,即使我一无所有。
后来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找了第二份工作,在一个初创型集团苦逼地过日子。其实一直以来直至今天,我还是很迷茫,并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相对优势是什么,未来哪个路是适合我的。但我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今年我跳出了传统的“一夫一妻”的职业模式,开始了多重职业的模式。有本职、有副职。经历过网申、笔试、面试进入了NGO,看到一群有趣的人为了公益和改变别人状态的愿景而牺牲大量的私人时间,都在思考,这种思考又悄然改变她们自己,我觉得好像找到自己的价值。后来,我兼顾两个部门,社群组和活动组。相对于我同时有三份工作在身。第一次,我用1000元做一场20多人的内部聚会,第一次做faci,第一次写全英主持稿、做商业PPT、做场控机控等各种控,一场场活动落地,一个个子社群建立。虽然白头发也多了不少,但我觉得那些奋斗的时光都有属于自己的意义,后来,我又不务正业,成为了名模老师的天使学员,上商务礼仪学习自我修炼。又学了产品运营微专业,顺利地拿到证书毕业了。
我忽然发现,经历共同成就了我。说了我几个选择,你会发现其实我不是一条路走到底的人。太多的分支,但我也从来不认为我是斜杠青年,因为我不想SLASH成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我见过太多人,几个月换一份工作,永远在重新开始。每种事情都碰一碰,沾一沾,但并没有做的很好。多重职业的定义应该是你的每个职业都能为你的个人品牌以及社会带来价值。而如今的我只能说在这些小事上,做的不错,得到组织的认可,不管在本职还是副业,但其实这不是我今天提字的初衷。洋洋洒洒说了那么多故事,其实有几点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1:当迷茫的时候,多尝试,不妨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尽量把每件小事做好,先做好小事才能做大事;
2.如果路好像一面蒙灰的镜子,多总结、思考,做输出,寻找更多的机会去分享拥有的知识,为的是更加完善自己,我想,蒙灰的镜子是越擦拭才能越干净;
3.保持好奇心,与外界多一些链接。链接越多,锻炼自己的复合能力,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4.建立个人品牌,不要因为不热爱某项工作,就觉得承诺和工作责任可有可无。口碑和个人品牌是你职场最宝贵的武器,不管你之后是不是在该行业跳槽。
其实,我很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是一个目标很明确,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因为我想成为这样的人。但我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对自己充满困惑的人,能够去勇敢尝试,即使现在一无所有,也能看得起自己,也不会觉得自己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