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着眼眶,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心情许久才得以平复。组织了好久的语言,却仍旧不知道,该从何下笔。脑子里一直浮现的,是七月,也是安生。
“十三岁那年,七月第一次遇到安生。”
七月说:与安生的友谊,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但她心甘情愿。
“十三岁到十五岁,是七月与安生形影不离的日子。”
她们一起吃饭,一起上课,甚至一起洗澡,彼此间有着说不完的秘密。
但是正如所有的青春一样,这份友情也在成长之际遭遇瓶颈。
十八岁,七月与安生同时喜欢上了男生家明。三个人的世界里,安生选择离开。那是七月与安生的第一次分别。火车上,安生对七月说:“如果你让我留下来,那我就留下来。” 七月不语。
“那一刻,我对自己失望透了。我没有办法爱安生多过爱自己。”
“原来这世界上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分享的。比如爱情。”
十三岁那时起,七月将安生带回家,玩具,家庭,亲情,她都毫无保留。但在爱情面前,她不想放手。
离开了七月的安生,过上了流浪的日子。恋爱,酒吧,四海为家。
没有了安生的七月,依旧平淡稳定,工作、学习,一眼望得到底。
就像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一个热烈,一个淡然;一个似火,一个如水;一个疯狂而自我,一个含蓄而内敛。
你想成为七月,还是安生?
这大概是每一个观影后的我们都会在心底扣问自己的问题。
七月像是生活中大多数的自己,从小被教育着“女孩子将来要吃很多苦”、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成绩要好、工作要稳定,嫁个好人家,最好能安安稳稳过一生。
而安生却更像是很多时候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真实的解放的自我。不用去在意所谓家长和老师的眼光,调皮不羁,却又不失可爱,随性而自由。
“有时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时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在她们的身上,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矛盾而又复杂。
影片的最后,安生过着稳定平淡的生活。朝九晚五,挤地铁上班,加班到深夜,日子过得安安稳稳,就像那时的七月;而七月也在安生的笔下过上了她一直渴望的自由生活。去看大海,环游世界,结识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一点一点把日子过成了小说。
两个矛盾对立的灵魂,在这一刻走向归一和解。
“我是谁?”
安生在影片中这样回答家明:“别问我这么有哲学性的问题。”
无论是七月还是安生,甚至是每一个观看影片的我们,可能都无法那么轻易地回答。
“我是谁,要成为谁?”
这就是影片带给我们的对于自己本身的深度审视与思考。
的确,无论从故事情节的处理,还是电影配乐的选择,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出导演以及整个团队的用心。
窦靖童的《(it’s not a crime) it's what we do》、王菲的《浮躁》、新裤子乐队《我们的时代》、崔健的《花房姑娘》以及马思纯所饰演的七月在雪地中像极了《情书》的一幕,每一个都在影片中运用的恰到好处。
没有太过狗血的剧情,没有刻意的青春伤痛,没有动不动的堕胎流产,《七月与安生》,用它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青春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