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否认阅读是一件对个人成长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看看身边的人和自己,我们就知道能够拥有阅读习惯,并长期阅读的人真的不多。
反正我身边有阅读习惯的人真的很少(不包括网络小说)。
根据世界人均年阅读量排行榜,犹太民族人均年阅读量达到64本,俄罗斯是55本,以色列50本。中国的近邻日本和韩国的年人均阅读量分别为45本和14本,而中国只有可怜的4.5本。
为什么中国人自己觉得特别重要的事情自己不做,却总希望身边的人做呢?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比如说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好好学习,但自己却早已放弃成长。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些喜欢传播正能量的人,但是他们只是传播正能量,自己却从不践行(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人,但是现在很少向身边的说大话,因为自我践行有意思的多)。
看一个人就该看他的行动而非言语。
如果不是拥有强烈的兴趣,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希望能够快速获得回报。
从书中获取知识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而知道和做得之间又存在一道鸿沟,这个鸿沟可能是一万个小时。
所以,一个人很难愿意阅读,更不用说持续每天阅读。他们不是不相信阅读的好处,只是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根本读不下去。
人就是这样自己将自己的阅读之路彻底堵死的。
/02/
有时候我会感谢大学时自己对网络小说的痴迷,虽然确实浪费了许多时间,人也变得颓废,但或许就是因为网络小说才让我对读书产生真正的兴趣,最终转变成基本只阅读非虚构类的书籍。
如果没有大学的那段时光,我可能也不会喜欢阅读吧。毕竟,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不允许我们在课外时间看其它课外书籍。
初中时,我知道一个同学有一本讲解世界未知之谜的书。出于好奇,我便借过来阅读。当时,我因为害怕被班主任发现,所以在午休时偷偷拿出来看。
但是,非常不幸,还是被班主任发现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班主任当时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从那之后,一直到大学之前我几乎也没摸过什么课外书籍。
这样的成长环境真的不适合培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所以,如果不是个人拥有强烈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绝大部分人一毕业就再也不会主动阅读哪怕一本书了。
自己做不到并不妨碍向身边的人推荐。
/03/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指导人生的有用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自己。我并不是说一个人必须通过阅读才能获取认知,提升自我。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就提到两种人:读者型和听者型。
读者型的人更适合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而听者型的人更善于通过听取的形式获取信息。
任何方式都能够让人获取有用信息,不管是电视,电影还是视频。但是,我认为阅读是最有效的方式,没有之一。
最重要的是,那些不愿阅读的人绝大多数也不是听者型,他们只是将本来可以用于阅读的时间浪费在其它地方上而已。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收获许多对我们生活有帮助的知识。不管是心理学还是经济学,又或者是管理类书籍都能有效地指导我们更好地行动。
所以,对于我来说,阅读是一件优先级很高,必须做的一件事。我只担心自己读书的时间太少了。
一个好朋友曾经向我表达对生活的焦虑。当时,我向他推荐过几本书,但是他说读不进去,我就闭口不言了。
虽然我真的相信多读书能够帮助一个人增长见识,锻炼思维,但是我也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阅读。
虽然愿意主动阅读的人只会是少数,而且有些不喜欢阅读的人也成功了,但并不能否认阅读的巨大好处。
如果你觉得阅读重要,那就自己阅读;如果你做不到,那也没必要向他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