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蚌,你愿意受尽一生痛苦而凝结一粒珍珠,还是不要珍珠,宁愿舒舒服服得活着?
我曾经非常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但我从未有一次给了自己肯定的答案。这个问题读一遍是某种意思,多读几遍,我就快要怀疑自己了。
上了大学以后,时常感觉时间追赶着自己,松懈不得,但忙过去晕过来才发现自己不知道在忙些什么。读了些书,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逐渐深刻得体会到自己的世界与旁人的大异。并且不断学会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不断学会尊重。
大一的时候曾拒绝了社团会长的期望,没有继续待在社团。选择还是回到自己的圈子,哪怕只是每天看看书。当时自己想,如果还有时间有机会把时间完整得留给自己,想这短暂的大学时间便是少有的机会了,不想错过。如果,蒲公英想要随风启程,那它肯定希望在自己喜欢并且向往的地方留下。
蚌的一生,生命的开始过程都显得痛苦,只有到了最后用一颗珍珠来告慰历经此生艰辛的自己。这样的历程有一种定义,叫使命。这使命似乎它无从选择。但我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点很坚信,幸运的我不是蚌。我有权利选择自己最后是不是要去用一颗珍珠证明自己。
最起码,活到20岁的我终于知道,我可以选择的使命很多,为珍珠不是唯一。
最近看的书和电影,悄悄都发生了变化。红楼梦,拼了时间都想去再看看,看了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于是今天会突然想要写一写什么,趁着春光真是无限灿烂,一切都蠢蠢欲动的时候。想告诉自己,世间会有黛玉和松子那样的人,同她们的故事。
年纪尚小时,对黛玉的鄙夷,为何老是哭哭啼啼的。结果如今真是笑自己痴笑自己傻,再细品黛玉的每滴眼泪,都怕自己快泪目了。
从经过语文老师以后,开始放下听躁动音乐狂放不羁的曲风的那种类型。慢慢喜欢上燕姿,或许为歌,更或许为在唱歌道路上的燕姿,慢慢地听得出王菲不一样歌调里隐藏的灵魂。但我不曾在民谣风里爱上民谣,不曾在嘻哈热潮里喜欢上rapper。我想我肯定有些奇怪,总感觉像大冰书里的故事,我着迷不了。我想或许只是我不爱别人的故事,我不曾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就像开篇的问题,如果我是蚌,我为什么一定要为了一颗珍珠放弃其他所有。我不愿意只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去花掉我根本无法预测的一生。或许,因为我真的不是一个蚌,更或许,我更爱我心里的故事,那是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声音。就像松子,用自己的一生用来爱,爱人,用爱诗写自己的生命,不猜测结尾,只在乎放下的经过。要用自己的生命炙热得爱,爱人,爱生活,爱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与事物无论爱的对象是谁,其实最后也是爱自己的表现。因为,她从爱别人的所有里找到了她自己。
燕姿跳舞的梵谷最后一首歌曲,极美。是这样一串歌词:璀璨的年华在飘逸,我们忘了沾沾自喜。最后在麦田里相聚会集,别忘了落叶也归地。
想着,在春天,其实,一大片的油菜花才是最美的。金灿灿地笑得如此欢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