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陆续收到快递公司要放假的消息,老公看着小区里穿梭自如的各家快递公司的电动车,羡慕地说:“提前放假的是他们,据说一个月挣一两万的也是他们。干脆节后我也去送快递得了。”
我撇嘴道:“就你?人家双十一的时候晚上十点多还派件呢。你吃得了这个苦吗?”
这时,一个正好从身边经过的快递小哥插嘴道:“别惦记了,没听说过京东配送机器人吗?以后它就把我们都替代了,我们也该卷铺盖回老家了。”
这我倒是听说过。而且别说是配送机器人,京东连分拣机器人、运输机器人和无人机都有。
这让我想起,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中提到:据估计,由于人工智能的进步,在今后的时代将有大量的工作岗位销声匿迹。所以,为了战胜人工智能,我们更要多多读书!
就在2018年的“618”过后,已经有20多台配送机器人上路送货。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主动换道、自主泊车。快到目的地时,后台系统还会将取货信息发送给用户:“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
照这样下去,人类岂不是早晚要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倒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中还提到:与计算机相比,人类拥有一项更优越的能力,那就是聊天能力。聊天能力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绝对智慧”。
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赛叫“计算机与人类的对话”。假如计算机在与人类的对话中,能够使用与人类无差别的对答方式并坚持到最后,那么是否可以由此断定,完全由人造物质构成的机器也可以拥有与人类同样的心智呢?不过不用担心,计算机还远未达到人类的聊天水平,也还未形成聊天的体系。
前几天我偶然得知微信支付还有陪人聊天的功能(其实就是在对话框里输入你的问题,它会自动回复而已,但有些人会说些有的没的)。我抱着好玩的心态试了试,结果简直是鸡同鸭讲,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说,人类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替代的。但也需要居安思危,你不努力、不提高,总会有对手胜过你。就拿聊天这件事来说,《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告诉我们,多读书能提高聊天能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他是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曾任职于理化学研究所、剑桥大学。主要著作有《创意脑》《大脑活用学习法》《大脑活用工作术》等。
提起阅读这件事,不得不做个复盘: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计划要读完N本书的你,达成计划了吗?那些读完的书,是不是读完就完了,再没有然后了?哪怕是你做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是不是也苦于无法将这些知识活用于人生呢?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会带给你一些与众不同的启示。
那么,在这个信息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我们要读什么书?要怎样读书?
有人说,我需要什么资料,上网一搜就行了,多方便啊,买书又费钱又占地方,何必呢?
其实,网络上的庞大信息相当于设在人体外部的大脑,无论何时都唾手可得,但却与人类亲身积累的内部知识有着天壤之别。阅读,并不是将信息原封不动地复制到大脑,它既可以驱动人的喜怒哀乐,又可以丰富人的体验,同时还可以获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而积累在大脑里的知识会继续发酵和成长,只有不断发酵,知识才能在人的头脑中沉淀下来,形成智慧与见识。
好吧,现在我们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培养阅读习惯。
如果不加任何技巧地阅读,书中的知识会如漏勺里的水一样流尽。这样阅读是感受不到乐趣的。
有人说,一拿起书,看见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就困了;要不就是根本坐不住,看几行就看不下去了。这也许是因为你的思维定式告诉你,读书是枯燥的。可是你想一想,读书多好玩啊。你可以从书里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视野。无论你身在何处,书籍瞬间就可以带你飞入另一个世界。
而且阅读的益处显而易见。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人类都必须不断地使用语言,而读书可以磨炼语言。如果一个人熟悉了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就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所以一定要尽力寻找可以引起自己共鸣的书,并开始读下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指要反复地熟读一本书。这就是重复的力量。所以读完一遍后没有完全看懂也无所谓。哪怕只有一处读懂的地方,就可以将它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作者认为:“曾经打算读的书”也属于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只要买回来,头脑就已经在进步。日语里有个词叫“积读”,即堆在一旁等着读。只要书籍堆放在那里,人就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当然如果只是买来接土,自欺欺人地骗自己买了就等于读过了也是不行的哦。
读书可以锻炼想象力,对提升共鸣能力也非常有效。所谓的共鸣能力,就是我们现在常提到的“共情”。如果说拥有这种能力的人相对来说情商比较高,也未尝不可。
一个人共鸣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他在集体中受欢迎的程度。有研究结果表明,越是能够理解他人的人,越能够受到他人的喜爱,朋友也会越多。而书籍可以间接提供与他人联系的机会。
我曾经干过一段时间销售,刚开始的一个月都在培训,学推销话术,学怎么笑着接打电话等。
某天早上开员工会,经理提出有个员工表现突出,要口头表扬。我连一单都没有做成过,觉得肯定跟我没什么关系,但没想到经理竟点了我的名。
见我不明所以,经理随手指向一位面生的大姐对我道:“这是咱们新来的同事。给你一分钟时间观察,给她三个赞美。”
我看了看大姐,四十岁左右,衣着朴素,梳着普通的发髻;眼睛挺大,目光柔和;但皮肤不太好,嘴唇也有些干。
说实话,我觉得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别说三个赞美,就算一个都难。但夸人可是我的强项啊,于是我赶紧进行头脑风暴。
只听经理道:“一分钟到。”
我胸有成竹,微笑着与大姐对视:“您很自律,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这是从您发型利落、穿着得体看出来的;您的微笑很自然,眼神清澈,与您对视能感到一种平和、安定的力量;您的心理承受力比较强,刚才经理突然提到用您当例子您还很淡定,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经理带头鼓起掌来,还问大家:“她说的这些你们看出来了吗?”
大多数人都有些茫然地摇头。
经理道:“赞美别人是一种能力,但很显然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差距。(转头看我)你在朋友里的人缘是不是挺好的?”
我想了想,的确如此。
经理对大家说:“虽然她还没什么业绩,但负责带她的销售告诉我,她很会赞美别人。我认为这是做销售最大的一个优势,可以迅速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他对你有好感了,才能接纳你这个人,接纳了你,才有可能接纳你的产品。(问我)你是怎么练出来的这个本领?”
我告诉大家,这是因为之前看了一些沟通类的书籍,再加上我平日里刻意练习观察别人,长此以往积累下来了经验。
可见,如果将读到的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再动脑子好好琢磨,加上刻意练习,一定会有用到的时候。
比如说,你喜欢养花或养宠物,有专门的实用类书籍可以选择;想要提升自我,可以进行相对专业的主体阅读;喜欢看恐怖片的,可以去读悬疑小说;热爱生活、喜欢美好事物的,可以去看绘本或摄影类书籍;如果实在无聊,不知道该怎么打发空余时间,你还可以买本涂色书或学习写手帐来规划你的生活。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还告诉我们一些高效读书的小技巧,比如:可以同时阅读好几本书,每天、每本读十页左右,说白了就是换换脑子,省得审美疲劳。
再比如,如果和朋友一起聊天聊到某本书,不妨接受对方的剧透,说不定能激发出你的好奇心,继而想要读某本有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读的书。
书里道:名著是可以超越剧透的。就拿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本著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来说,很多人都知道凶手是谁,但他们还是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去重温这本名著,或一遍遍去刷这部电影的几个版本。
作者还建议要去实体书店买书。如果仅仅从网上购买书籍,也许只是头脑一热,或者是听信了读者评论里的一面之词,再或者只是因为喜欢它的封面而买下,但其实真正翻开却并不是自己想看的那种书。
而去实体书店就不同了,你可以根据书店的推荐位置来确定书籍的畅销程度,如果碰到没有塑封的,还可以翻开看看,再决定买不买。
我之前一直想买一本思维导图的书,后来去书店翻看了一下,才发现根本没必要买,从而省了十几块钱。偷偷告诉你,我一般会先去书店实地考察一番,再上网下单买书,一年下来也可以省下不少钱呢。
梁文道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说:用恰当的读书方法改造大脑,可以使我们更加从容睿智地面对生活。读书可以带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自身和世界的发展变化,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你还在等什么呢?不想有朝一日被人工智能替代,就从现在开始读书、努力提升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