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时候,钟老师问我家长会上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潘杨杨的经验,其实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一直以来,对于教育潘杨杨我自己心里其实是没有底的,哪有什么经验可谈。但是我想,教育本来就是兼容并包的,本着和大家一起探讨的心态,我就啰嗦几句,把潘杨杨的平时的生活状态说一说。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教育经验,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1、互相监督,共同成长
由于我平时是一个比较随意的人,大概潘杨杨上中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天回家后太懒了,下班后的时间都浪费掉,往往一周结束,回想自己什么都没做成,于是自己做了一个一周计划表,后来我觉得不错,也给潘杨杨每周做一个表。我们俩互相监督,每天完成一项就画一个勾,没有完成就打个叉。
常常是杨杨提醒我,妈妈你是不是忘记什么事没做呀?我马上就会跑去看看我的计划表,查看一下,马上完成没有完成的事。现在我们俩坚持得比较好,很多动作已经形成习惯了。一年下来,拿出厚厚的一叠表来看一看,感觉我们的还是干成了不少事。
都说孩子是大人的翻版,这句话,相信在平时生活的很多细节,大家都有所体会。孩子都是无意识的模仿父母,尤其是幼儿时期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平时与其说是在教育小孩,不如说是在教育自己,重塑自己。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小天使,促使我们的人生重新开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小的时候,父母精力大多用于赚钱养家上面,对我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习好,很少关注我其他方面的教育。我从小学习就很好,但是很多不好的习惯,读书的时候自己不察觉这些习惯是不好的,后来接触的人多了,一比较,才发现自己有太多不足的地方,高分低能就是说我这样的人。
现在我自己也为人父母了,别的方面,我可能同样也做不好,但是我小时候一些不好的体验,我并不打算延续下去。我经常和我老公交流小时候的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体验,比如,我小时候,父母虽然一直在身边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比较少,比较孤单,现在对潘杨杨,我就尽量多陪伴她,尤其在她现在还处在依恋我的时候(以后可能就需要独立的空间了)。小时候,一些不好的习惯,父母没有及时的纠正我,潘杨杨现在不好的习惯,我会去纠正她,并告诉她为什么不能这样。
除了参照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觉得多看些育儿书还是很好的,学校也推荐了一些不错的书如《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我还买了些其他的书,参考一些教育专家的教育方法,自己少走弯路。业余的时候,学习一些心理学,这样不但自己的认知得到提升,一些教育的技巧、方法也能使亲子教育事半功倍,负面影响也要小一些。
去年,我参照《斯宾塞快乐教育》里面的卡片游戏,问杨杨希望妈妈改掉一些什么不好的习惯,杨杨思考了一会儿,很认真的对我说,希望妈妈以后不发火,不要打她。我进行了反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打过她,对她的态度也尽量控制不发火。
3、因材施教,心平气和
我和杨杨的父亲,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难以企及的学霸,也深深了解,很多学霸在智力上是碾压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我们俩自认为都不是读书的料,尤其是我,虽然是重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但是心里明白,自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杨杨下学期就要上小学了,真正进入到了以成绩定胜负的时期,我和老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不要有攀比的心态,控制自己炫耀的欲望,不完全以成绩判断杨杨。当然,从我们自己的学习经历上看,普通的孩子想要学习好又轻松,必须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前者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培养好的习惯,后者也是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的。
目前,潘杨杨课外培训班,有画画和钢琴,几乎占据了她大部分课外的时间,都是她自己特别想去学的。我和她父亲,也没打算想让她学这些有什么成就,只是觉得,让她多一些不同的体验,假如那天她心情好,可以去踩踩风,画幅画;亦或是,她心情不好,弹弹钢琴,抒发一下情绪,仅此而已。当然也鼓励她学得更好,这完全取决于她对这些的爱好程度。
关于钢琴学习,有一件事,使我的感触很深。在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和杨杨是一起学习的,她每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也进行了学习。当然小孩的学习能力肯定不及大人,但是一开始我是按照大人的学习能力来要求潘杨杨的。每次她忘记上节课的内容的时候,或者节奏跟不上的时候,反复几次,我就特别鬼火,有时还会当场发飙,好几次杨杨都是带着眼泪练习钢琴。有一次,杨杨在里面练琴,我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的钢琴房,无聊,就自己练习,发现我一个大人在连贯弹钢琴的时候,都手势不标准,节奏错乱,更不要说一个小孩了。杨杨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对她发火其实就是我自己的攀比心态在作祟。从此以后,杨杨学钢琴,我都是以表扬和鼓励的态度对她,再也没有发过飙。
和家长共勉:
孟子曾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对待孩子,我们自己也就不知不觉的把我们自己当成她们的老师,其实,哪有人是天生的家长呢?如果家长也要考合格证才能上岗的话,我想我还需要学习很多才能上岗。很庆幸的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嫌弃我们,全心全意的爱着我们,我们能回报给她们的也只有不断努力改善自己,让自己成为合格的家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