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当你为了一个目标走出舒适地带的时候,你就是超级英雄。只要我们比昨天的自己更聪明,更有学识,更有能力,就是一种伟业。这样的伟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持续地改变自己,推动自己到新的限度,寻找并扩展自己的边界,而改变世界这样的小事情,只是我们前进中的副产品而已。”
这段话是郝培强写的一本《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的书里的一段话,也是我很喜欢并赞同的一段话。
第一个故事
郝培强的前妻,老家在农村,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起初在家里务农,到了十六、七岁,跟着姐姐到北京来打工,开始在小饭馆、招待所打过工,端过盘子,洗过床单、铺过床单等等,后来在姐姐和姐夫开的一家小理发店当学徒,一个月包吃包住,800块钱工资。
后来,因为看到一个穿得挺好,月工资能拿8000的小伙子特别羡慕,打听了人家是学编程的,于是征得姐姐、姐夫同意也去北大青鸟学编程。
刚去上课的时候,小姑娘连什么是U盘?怎么关机都不会,但是通过半年的刻苦学习,结束后费尽千辛万苦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工资1800块钱,干了不到三个月被开除,因为不会东西太多。
第二份工作,2000块钱,也没干完三个月。
认识郝培强的时候,是第三份工作,勉强做下来了,虽然代码写得不够好,但是毕竟没有被开除。那时她的月工资是2400块钱。
后来由于公司的业务,和郝培强接触比较多,觉得他懂的挺多就跟他学了一段时间,又找了一份新的工作,挣到了4000多块钱一个月。
再后来机缘巧合和郝先生结婚了,婚后到一个朋友老刘的公司做,因为老刘技术很好,但对人很严格,小姑娘做不好时总被批评,但怎么骂都只是哭,从来不发脾气,哭完了认认真真做事情,做完了才走。转正后,工资到了6000。
后来她跟着郝先生来到上海,又学习了IOS开发,然后,在一个朋友那里,找到了一份做IOS开发的工作,因为解决了很多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工资又翻了一番,到了一个月12000。
再后来,她和郝先生离婚后回了北京,进了360,月薪15000。
一年多以后她又跳槽跟同事去了另外一家如日中天的公司月薪19000。
再后来,干了一年多后,她又跳槽到另外一家BAT级的公司,年薪40万。
第二个故事
郝先生公司里的第一个员工,也是技术总监Sycx老师,老家福建的,他毕业于XX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网络游戏建模。毕业以后留校当了半年的机房管理员。然后去电脑城做技术员,做了7天就被解雇了,原因是老板嫌他不会跟客户说话,一台电脑也没有卖出去。
郝先生面试他的时候,他当时本来买了一个挺贵的诺基亚手机想学赛班开发,可逛街的时候被小偷偷走了。那时候郝先生还觉得这孩子有点笨!
但是后来,随着他俩的接触越来越多,郝先生也越来越喜欢这孩子。
第一次让郝先生吃惊的是他自己做了一个界面很清爽的听歌软件,并且能够提交到苹果的app store上。
因为苹果的app store是纯英文网站,需要做很多步的操作,还要填写英文说明书,若上传成功则更复杂,需要用英文跟app store的审核员对话。
刚开始郝先生以为Sycx老师的英语很好,哪里知道其实他的英语很烂,只是学IOS开发的时候,看不懂文档中的英文单词就一个一个查字典,硬是给弄懂了。
公司开张以后,郝先生就开始给他安排工作。一开始,给他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做着做着,发现他做得又快又好,就又给他分配更多的工作,然后,又发现他仍旧可以又快又好地做好,就慢慢调整,让他来做项目的主力了。
包括后来做同屏显示5000个人都不卡的LBS地图。
还有在LBS口袋妖怪的这个游戏时,自己写了一个爬虫。
以及将IOS转为安卓项目的时候,他都能很快的把这些代码做出来了,并一直都很好。但在此之前,他没有玩过安卓开发,对底层开发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三个月过后,他已经是跨平台编译专家了,对LLVM、GDB等等都烂熟于胸。
他能达到这样的高度,真的是让郝先生既惊讶又高兴。
两个故事的主角的共同点都是:学历都不高,但是都是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激情的事情的时候,不需要别人监督,不需要别人指导,都是乐于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人,到后来,他们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甚至让人达到惊讶的程度。
这样的人不管到哪儿,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甚至越挫越勇。
所以说,只有乐于自我学习的人,才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近,当然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很艰辛很辛苦的,这恐怕认真自学过的人才能体会。
当然,这本书在如何阅读、如何更好地学习英语、怎样沟通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职场需要注意的地方等其他很多方面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看完后真的是收获很多……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买一本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