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朱阳镇小河小学听了何老师、贾老师、杜老师三位老师的课,感受颇多。何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比和比例》、贾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杜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下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三位老师的课堂有以下几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1、三位老师的课堂检测时间非常充足,练习量很大。其中何老师、贾老师进行到课堂检测环节时,距离下课还有22分钟,杜老师进行到课堂检测时距离下课还有15分钟。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老师少讲,学生应多练,多做。
2、三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特别是贾老师。在整节课中,反复强字要写规范,写工整,字写大一些,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有意识的强调读题习惯。从出示情境图开始,抛出第一个问题:你能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吗?引导学生观察——寻找,并同时板书数学信息。这个环节是读题习惯的培养,同时也是将实际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字、数学符号,并同时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紧接着第二个问题: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不容易的。孩子能正确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将实际生活问题顺利转化为数学问题了。这个过程中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从一年级阶段就开始正确引导,逐渐渗透,非常了不起。
3、重视板演。数学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板演,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优生板演是示范,鼓励和榜样的作用,类似于作文的范文;中等生板演,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一题多解,让孩子们的思维更灵活,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后进生的板演,可能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这样的问题是需要师生花费更多精力,共同努力克服的。
4、灵活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何老师的复习课中呈现的知识框架图,问题的设置,表格的对比,使本单元的知识形成体系,联系与区别一目了然,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令人印象深刻。贾老师的课件形式多样,有图片,有箭头,每一页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非常适合一年级小朋友,很自然的吸引了好动的小孩子们的注意力。而最厉害的是杜老师,课件的开始就设置了动画,地球自转,公转,月亮公转等动画来引出年月日的课题,在课堂开始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在课件中,同时大量的设置了动画、游戏等环节,不断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其次,对于三位老师的课,我有几点不同的看法。
1、何老师的课: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练习,板演。多说、动手操作、板演小老师等等都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多种形式。何老师的课中,孩子们说的有些少,甚至连必要的读题环节都有老师代劳的现象。我认为:课堂上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做的老师不做,总之,一个聪明的“懒老师”会培养出真正聪明又勤奋的孩子。
习题的处理方式过于单一。进行课堂检测时距离下课还有22分钟,但课堂检测第一环节进行完,进入第二环节判断时,距离下课仅剩6分钟。结果导致后面2道解决问题没有处理完。时间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填空题的处理上。既然整个抛给学生,那也可以采取规定时间做完并对答案的形式。小班授课,老师完全可以兼顾到每个学生,针对错的多的题深入讲解,个别题目可以让学生来讲。有时我发现孩子之间有他们的思维和语言,他们更容易理解。
2、贾老师的课:
课件中有一个小小的失误,在知识运用环节,第一个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每条小鱼需要7块木板拼成,拼成这样的3条小鱼,一共需要多少块木板?但是配图却是每条小鱼5块木板拼成。一年级的孩子认字有限,需要老师读题,贾老师也读题了,但是不认真听的孩子,在看屏幕时,首先接受到的是图片,其次才是文字。这个时候矛盾就发生了。孩子迷茫到最后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
课堂中出现第二次7+3=10时,贾老师意识到孩子没有理解同数连加解决问题的根本,采取了让3个孩子到讲台上配合演示的方式。这时候不理解的孩子一下子就清楚是让干什么了。如果是我讲这节课,我会在新知探究环节就采取摆小棒,屏幕上摆花朵等方式,让孩子自己数一数,加一加,让孩子们在经历动一动的过程之后,理解同数连加的基础上再呈现三种不同的方法——列式、表格、箭头法,并引导孩子用连加的方法。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贾老师课堂中出现了普通话+灵宝话的模式。教师给孩子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在倡导学生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同时,最起码要坚持保证在自己的课堂上讲普通话。
3、杜老师的课:
杜老师的干练在她的课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包括她的语速。语速略快,刚开始明显感觉到孩子反应不过来跟不上,师生的配合很费劲。老师在不断重复同一条指令,学生没有喘气和反应的时间,感觉课堂气氛很紧张。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接受长句子的能力越弱,那么课堂的指令应尽可能的简练,不过多重复,语速慢一些。
谈收获、教师寄语、拓展延伸题的放置顺序不太恰当。在课堂检测环节设置基础题、中难度题和拓展延伸题,之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让孩子们谈收获,回顾总结本节课,最后教师寄语结束本节课。我认为这样更合理。当然我们看的出来杜老师的拓展延伸题之所以放在最后以备不时之需。时间足够有拓展延伸题目可做,时间不够就不做了。我个人建议是可以按正常顺序制作课件,在课件相应位置插入超链接,时间允许的话正常顺序播放,时间不允许就跳过拓展延伸,这样设置一举两得。
接着,我想谈谈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认识。
1、课前备课要扎实,充分。从教材、知识点、重难点、考点、易错点、学生等多方面备课,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气。
2、精彩课堂导入,吸引孩子的兴趣,开启愉快而高效的数学课堂。猜谜语,结合生活,动画,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以一种愉快又轻松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一节课的学习中去,无意识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
3、让课堂慢下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但并不是意味着放任不管。在自主学习阶段,辅助以有效的问题设置,引导孩子们有层次、有梯度的层层递进,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习题的选择应有层次,有深度。学生的不同基础程度决定了一节课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在课堂检测环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检测习题,基础题、中难度题、拓展延伸题均应涉及到,让每个学生都有题可做,有事可做,有东西可学。
最后,我想谈谈学生的精神状态。相比于我们二小的学生,小河小学的学生们的精气神还是很不错的。课堂上坐姿端正,有效思考,积极响亮回答问题……课间操活动时有序进行,队伍整齐,动作虽然不是很规范,但能看得出孩子们是放松的状态……给我感觉最深的是孩子们都很有礼貌。在说出“老师好”的时候,能感受到孩子们是真诚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在他们和我对话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他们心底深处是自信的。而我们二小的一些孩子,在和老师对话过程中,目光闪躲,畏畏缩缩,充满了不自信和战战兢兢,没有孩子们该有的朝气和活力。课堂上就更是如此。空洞的眼神,萎靡不振,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不过半,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同学,胆战心惊的站起来,声如蚊蝇……我想大概是和从低年级阶段开始老师的严厉是脱不开关系的。教育是平等的,充满爱的。蹲下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们说话,学会倾听,鼓励孩子们多说话,多阅读,多举行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和孩子们拧成一股绳。孩子们感受到了爱和被尊重,自然会大胆自信起来,自然会活泼开朗起来,精气神自然会好起来……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教育也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永远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进取,不断成长。这次小河之行,会成为我教育历程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我真正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