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当下四个热点问题:共享经济、政商关系、教育市场化和环境保护。
1. 创新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民生
十九大报告观点: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民生政策是并行不悖、互相促进的。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只有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才是民生得以改善的基础。
2. 共享经济缩小了贫富差距
互联网约车把有车和无车之间的区别抹平了
- 过去,有和无是0和1之间的区别
- 互联网约车,是多和少之间的区别。
3. “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包容性监管是宝贵的中国经验
- 在中国,先进的技术,技术落地,商业转化,有市场价值产品,企业家精神,为民办实事的政府,这些因素都凑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 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自发地完成了海量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
- 创新创业的企业家;
- 政府先行先试的监管智慧:“让子弹飞一会儿”,
4. 如何在共享经济中获得成功?
周一的问题是:
我们已经看见共享房屋、共享轿车、共享自行车了,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除此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商品和服务,是特别能够在共享经济当中获得成功的?
- 小区个人车位和企事业单位内部车位,潮汐落差
5. 越是大城市,企业与政府的协作就做得越好
周二的问题是:
你能不能在生活当中找到这样的例子,一家企业既能够把政商关系处理得好,又能够把自身的业务做好,产品和服务也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支持,请你给我一个这样的例子。
- 阿里、华为、腾讯等国内成功的企业,都遵守以下准则
按政府规定做事,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从而也能够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 越是全国性、一线城市、大规模企业,与政府的分工协作就做得越好,寻租的现象就会越少;
- 越是与政府匹配度高的企业,发展就越快,享受政府的红利也比较多。
6. 只要引入市场竞争,家长一定能甄别好学校
周三的问题是:
很多人支持公办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家长——尤其是那些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家长——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所以在选择学校、选择教材、选择教法这些事情上,应该由政府来承担责任,而不应该交给那些实际上是外行的家长来做选择,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 家长外行并不代表需要政府为家长做决策。
- 我们买电冰箱、买照相机、买牛奶,自己并不需要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 竞争的市场就能够通过分工和交易的办法,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 通过信息处理的分工合作、品牌的建设、机制的设立等市场化办法,加上政府的适度监管,能够妥善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7. 社会分工协作越来越多,许多方言消失是必然趋势
周四的问题是:
出于我的好奇我想知道,如果你是一位既能讲普通话又能讲方言的人,那你跟你的子女,是讲普通话更多还是讲方言更多呢?
- 网络效应:越多人采用的标准价值就越高;
- 法律无效定律:交易的成本总是会落到那些更急于交易的一方。
-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分工协作变得越来越多的大环境下,方言最终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沟通成本更低的标准语言,比如普通话、英语等。
周五辩论
我们在教育领域引入竞争,能够提高教育的平均质量。我们今天就来辩论一下,如果你有孩子要上学,你更愿意把他送到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
正方认为:
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因为公立学校的教学标准是由国家级的专家制定的,或许没有惊喜,但也不会有意外,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出错。
反方认为:
更愿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因为私营的机构更注重竞争,更注重创新,更注重与时俱进,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越创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