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些不想去,又推脱不掉的聚会。
去了,在推杯换盏间,搭上了时间和精力,内心却依旧孤独。
不去,又显得格格不入,担心被同事排挤,被朋友遗忘,被社会孤立。
其实,不是每条微信邀请,都必须回应,你不合群的样子,也很酷。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一些人,开车回家到楼下却要呆半天才下车?
下面有人回答道:
“在车里我是鲜衣怒马少年郎,怀揣着自己高贵的灵魂与梦想。而踏出车门的那一刻,我就成了油头垢面的小职工,厨房里只有剩饭没热汤。”
人需要独处,独处可以让人静下心思考,专注于自身发展。
人可以没有荣华富贵,没有高朋满座,但不能没有自我。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时候形单影只的孩子,他喜欢画画,经常一个人在家涂鸦。
后来他考上了建筑系,毕业后又进了一所大公司上班,二十七八岁结婚,生活静好。
但他总觉得不自由,仿佛内心深处有另一个自己在那里观望着,目光冷洌。
熬了几年,他终于选择辞职,接下来的十年里,他似乎过起了归隐生活,
整天泡在工地上,和泥瓦匠们一起搬搬抗抗,在西湖边喝茶看书,走亲访友。
在孤独中,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思考,还碰撞出了很多与众不同的艺术灵感。
他就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也是第一个获最高建筑奖项的中国人。面对采访,他说:
“我得谢谢那些年的独处时光。”
是这些独处的时光让他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很多优质的灵感都来源于那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