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中的运输层,我们知道,运输层的作用是分割和重新组装数据流并提供端到端的传输。那么怎么分割又是怎么组装的呢?答案就是TCP中的序列号和确认序列号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序列号将数据进行分割并在数据重组的时候保证了正确的顺序。确认号是收端确认收到了数据。(在TCP传送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把这个数据包放入重发队列中,同时启动计时器,如果收到了关于这个包的确认信息,便将此数据包从队列中删除,如果在计时器超时的时候仍然没有收到确认信息,则需要重新发送该数据包。)
在TCP通讯中主要有连接的建立、数据的传送和连接的关闭这三个过程。
TCP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那么为什么非要是三次呢,三次都做了什么。三次呢是保证可靠传输的最少次数。假如是主机A向主机B发送连接请求,第一次握手是B知道A能发送数据,第二次握手是A知道B既能发送数据也能接收数据,第三次握手是为了让B知道A能接收数据。简而言之,三次握手是为了连接双方知道对方既能接收数据也能发送数据。
了解TCP协议就要知道TCP中有哪些常见字段呢?
- Sequence Number: 用来标识该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它表示在该报文段中第一个数据字节在数据流中的序号;主要用来解决网络报乱序的问题;
- Acknowledgment Number: 32位确认序列号包含接收端所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号,因此,确认序号应当是上次已成功收到数据字节序号加1。主要用来解决不丢包的问题;
- TCP Flags
1: SYN 表示同步序号,用来创建一个连接
2: ACK 表示对数据包进行确认,只有当标志位中的ACK标志为1时该确认序列号的字段才有效。用来确认一个连接
3: FIN 表示数据传输完成,可以断开连接。用来终结一个连接
三次握手
Client ==> SYN = 1, ACK = 0,seq = J,ack = 0 ==> Server
Client <== SYN = 1, ACK = 1,seq = K,ack = J + 1 <== Server
Clinet ==> ACK = 1, seq = J + 1,ack = K + 1 ==> Server
SYN标志位和FIN标志位需要占1位 所以ack = seq + 1
开始数据传输
假如发送端 seq = J ,发送了 n个数据字节,那么接收端的ack = J + n
下一次 该发送端的seq = J + n 等于 接收端的 ack
四次分手
Client ==> FIN = 1,seq = J,ack = X ==> Server
Client <== ack = J + 1 <== Server
Clinet <== FIN = 1, seq = X <== Server
Clinet ==> ack = X + 1 ==> Server
为啥挥手是四次呢,因为ack和FIN不能同时发送,我收到你的关闭连接请求了,但是此时我可能还有数据没传完,需要继续传送,等我传完了,就可以发送FIN字段表示我也要关闭连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