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昨天发的朋友圈已经配不上今天牛逼的我了。
最近才发现微信新出的这个功能,无比赞同这个强大的设置,免去了尴尬,免去了被屏蔽后的解释,免去了很多想免去却不知如何操作的东西。
从当年的QQ空间转战到微信的朋友圈,还是那波人,还是那样的事情分享,当你一点点厌倦的时候,又找到另一个地方去发泄。
那种我想让你知道又不想让你知道的心情,真是异常矛盾。
W是我朋友圈里面第一个设置关闭朋友圈的人,点进去灰灰的一条线,阻隔了很多东西,好像把两个人也阻隔在天河的两段。
然后上面有一句话,是他的个性签名:不是删了你,而是不发圈。
好像这就解释了一切,而你也可以释然。后来那句话改成了:无朋友,不发圈。
作为他的朋友我对他这种戾气爆棚的感觉也很无奈。
前几天为了找一张照片不得已开始翻自己曾经的朋友圈,一边刷一边感叹:
真是一个掩不住心事的姑娘,什么都要发,看完有点因回忆涌来的感动,
也有点诶呦你怎么什么都发的尴尬,真是丢人,男神看到了怎么办的窘迫。
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发三条,你哪里来这么多戏的?
还好微信有一个设置叫,仅显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果断的点了下去,只要你们看到近半年的我就好了,这才是我想要你们看到的生活状态。
有时候的不发圈是想好了措辞找好了图片在发送的那一刻脑海中闪现了很多人,他看见会怎么想?还有她,久而久之就要选择公开要分组,不喜欢分组,觉得超级麻烦的人,那就彻底不发圈好了,因为更麻烦。
有时候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加的微信,这个人你没见过你不熟悉却要让他欣赏你生活的全部,总会觉得怪怪的。久而久之,我会有选择的在某些平台发相对应的某些东西。
比如同一件事,搬家。在微信平台,我会发一张温馨的家居感图片,定个位,开心的说以后上班超级近诶。而在微博上,则是满地的行李,疲惫不堪的讲述爬上爬下六楼的心酸。
两个都是我,没有更真实,只有希望有选择性的可见。
微信上有上千人窥视,而微博只有几十人不到。
我们都像是一只刺猬,不想把自己的脆弱给别人看。
露出的都是尖尖锋利的刺内部都是柔软无处安放的心。
我们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因为只有在点击发送的当时,我最想让你了解我,黑夜里的矫情、或许不合时宜的逗比、辣眼睛的自拍、浓的腻人的心灵鸡汤……
如果过了一星期再回来看,80%我不会发,或是矫情,或是觉得负能量或是觉得很弱智。
自己都是自己,只是心境不再一样了。
某次活动认识了个姑娘,从法国留学归来刚刚从银行裸辞,我们相聊甚欢,三观极合,特别喜欢她甜甜的笑。在群里翻了很久觉得这个人就是她,加了过去,真的是她。很想了解她生活的我,点进她的朋友圈。
一条灰色的线阻隔了我们的一切,就像是一堵墙突然清楚的划分了我们之间的界限。多熟悉的相见恨晚,感觉都变了味道。
长大了,人也变得越来越“自卫”了,很多情绪开始想要独享,于是这些人不再想把自己幼稚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因为可能过了一天,连他们自己都受不了昨天的自己,可是对于想真正了解他们的人,又会觉得你亲手把他推的更远。
也许,仅限三天可见的意义在于:
从今天起,我所有的生活都与你共享,只要你愿意。只是我行过的路,看过的云,喝过的酒。时候过了,就不要再提了。
选择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就能够既礼貌地恰到好处地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至于将自己太多的信息透露给别人;同时,又能够在别人面前保留自己特有的一份神秘感。
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便,一别恐怕就都是诀别,
情感真挚的说着再见,思念友人。
而现在,一句:“回头微信说。”让所有的情感变得廉价。
一向喜欢写信的我开始再也不会动笔花上七个晚上写上一封长长的散文给我的闺密以及家书,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就能解决的事情,何必呢。
可是现在一个朋友圈,就能让所有人看到你的一日三餐以及每天的光鲜。是不是听起来更加廉价?
我不愿意
独特的你与其他上千人看到的是一样的,
我设置了平台上的三天可见,
亲爱的你,想要了解我过去的三天吗?
过来,我们一起吃个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