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做动画的朋友们都一个个地陆续离开了。
离开的理由各自不同,但离开后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当起了老师。
每看到类似的消息,我就会紧张得手心冒汗。后来这几乎成了我的条件反射。我最早出现这个症状,是有天一位同事对我说:我从你身上学到特别多宝贵的东西,你不去当老师真是可惜了。于是我想象了一下自己当上老师的情形,一想到自己穿得人模人样站上讲台,说的每句话都可能被某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记在笔记里,我整个人突然一下子就不好了。我想到,要是不能成为他人行夜船时的指路灯塔,要是让某人偏离了本该驶去的航向,我如何承受这不堪重负、误人子弟的重量。
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仍然觉得老师是个神圣高贵的职业。
当老师,专业技术好的同时,还要善于传授。我拿这个标准考虑了一下最近听说离开动画圈,当起老师的几个相识的人,在他们身上,似乎两项都不符合。
有一个短暂共事过一年的小朋友,到公司的时候,属于刚刚毕业一年的小白,但偏偏心高气傲,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虽然没经验,但我比你们这些人都聪明!”一度时期,他与几乎所有同事关系紧张,但老板欣赏他年轻气盛,不仅一直留用,还让他担负重要项目,但后来的故事并不励志美好,项目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也当了逃兵黯然退场。一度时期一直没有消息,直到最近听说是到一家民办动画学校里当了老师。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不禁担心起来,一个贫乏又自负的人,要如何扮演好老师这个角色呢。
同样是去当了老师,但去的学校,教的学生却大不一样。
一些门路多简历又漂亮的,听说是直接进了大学的艺术院系,这从收入和虚荣心上考虑,几乎都是最好的去处。
有一个对自身优势有清晰认识的老朋友,短暂做了两三年的分镜师,便迅速离开了动画圈,之后对小学生做艺术培训,几年以后,竟然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又是带着小孩子参加全国比赛,又是在当地的杂志上登了专访,在朋友圈里刷屏了好几天。
最后剩下的那些,既没门路,水平也不好。仍旧要当老师,最后去了那些民办的动画培训学校。去教那些憧憬进入动画行业的年轻人。
我不清楚,在一个行业里尚且只是浅尝辄止,黯然退场的人能否培养出振兴这个行业的人才。
反倒是曾经敬仰的几个前辈,在我看来是最适合去当老师的。在做原创电影失败以后,转而选择了新的行业,当起了学徒。
以前共事过的一个导演,半年前拜在了苏州城里有名的雕玉师傅门下,一门心思学起了雕玉。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他晒出来的作品,因为还未出师,不敢直接用贵重的玉石练手,另辟蹊径把桃糊刻成小黄人哆啦A梦,一时成了朋友圈的抢手货。
一个让所有人都选择离开的行业,不一定就是走到了尽头,但至少说明,它身上正生着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