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然
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妇孺皆知的著名童话,也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的首课。
面对这样一篇普及性特别高,甚至几乎已经到了人人“烂熟于心”的课文,应该怎么教才好呢?这是许多老师在将要讲授这一课时面临的困惑。如果按照通常的方式,归纳人物特点,分析文章结构……这几乎就是重嚼吃过的馒头,因为“皇帝的昏庸虚伪”,但凡读过听过这篇童话的人,谁人不知呢?即便“加深”讲下去,也大多是在文中寻找更多的证明皇帝“虚伪昏庸”的例子……用一张旧船票登上一艘老船,这样教学的意义究竟有几何呢?
教学决不能教已知的东西,可是不这样教又该如何呢?当我盘算这样的问题是,脑中呈现出两种方案:一种是组织安徒生的几篇文章,来上安徒生的群文阅读,或者也叫主题阅读。一种是抛弃往常的教学模式,将课文当做例子,从中选取某一个典范的成功点,以点带面将学生带进对文章理解新境地。第一种方案需要的准备时间较多,需要的课时量也会较多,临近期末需要备考时间,因此弃选,采取第二种方案。
童话既然是讲给孩子们听得文章,那么它的用语特点,就务必要努力贴近儿童,做到通俗易懂,简单,平实,明了。《皇帝的新装》尽管是翻译作品,也是符合这一点的。那么,这样一篇通俗易懂,简单,平实,明了的文字究竟靠什么魅力,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呢?合上文本,留在脑海中的第一形象是什么呢?当然是人物形象很抓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文章用语是非常通俗易懂,简单,平实,明了,就像朋友间彼此坐着聊天时的大白话。可是,这样浅白的语言竟然塑造出了如此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揭示出文中隐藏的秘密机关,应该是很好玩的一件事。
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发现隐藏的机关还很多,挑一点适合中学生学的来教就好了。(如果每一点都学,恐怕一周的时间未必够用。)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
首先,请学生一边标示段落,一边通读文本。然后选取第“五”第“六”重点读了几遍。然后抛出两个个超级简单问题,明确了这两段的主人公是皇帝,主要的描写手法是心理描写。当确认这些都没有问题后,又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直接写皇帝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此项任务,学生完成得很快,几乎没有什么异议。
原文和标示如下: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做完这些之后,我要求如下:请大家将没有划线的句子遮住(等于去掉),再读两遍“新文本”。通过两个文本的对比,你产成了什么样的感觉?两者都是写皇帝,你觉得哪一个版本好?为什么?(此环节学生先个人思考,再分组交流讨论。)
“新文本”如下: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学生的回答如下:
A、关于产生的感觉:去掉后感觉干巴巴的了。(没意思,感觉空……大致都是这一类的词)
B、都觉得原文好。
C、回答为什么原文好时。花费时间较多,学生的回答一开始比较空泛,教师引导他们彼此倾听并串联起彼此的核心点。回答的核心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生1:“去掉的那一部分较好的写出了皇帝心里的矛盾”
生2:“那一部分写出了皇帝的纠结”
师:“你们使用了同义词,矛盾和纠结。你们能将‘矛盾’和‘纠结’的具体含义阐述明白吗?”
生1:写出了皇帝既想去看新衣服新奇,又些担心自己看不见衣服的忧虑,同时又盲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看见衣服的自负心理。皇帝在心里反复掂量利弊,最终决定还是先委派别人去看衣服比较稳妥的心理变化状态。(不是学生原话,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核心意思,做了适当整理)
师:大家认同他的话么?
众生:无异议
师:我们遮住的那些话描写的主人公是?
众生:皇帝。
师:很对!刚才我们让大家划的句子是,直接对皇帝进行心理描写句子。我们可以叫他直接描写。那么,这些遮住的句子呢?大家给他起个名字吧?
生3:间接描写
师:对!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是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大家能想到,是很值得点赞的。可是,老师依然知道,尽管你们知道了之所以原文好,是因为使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可是,你们依然在写作文时不会用。因为你们回答的直接或者间接描写,只是一个存在于你们头脑中的概念。其实,你们并不知道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究竟怎样来的。
众生:寂静无声,一起点头,眼睛直视老师。
师:想不想了解,怎样自然就能使用上直接和间接描写?
众生:嗯嗯
师:好。其实你们自己都能找到答案。我帮你们一下吧!请大家再次阅读直接描写的句子和间接描写的句子。请注意它们的人称有何不同?
生4:读……一个是“我”,一个是“他”
师:很好,很好。伸出你们的右手来。我们一起说,一起做动作。我……这时手自然靠向自己胸膛位置。他……这时手自然的离开身体指向远方。 (稍停)大家看到了吗?说我的时候,指的是……自己!说他的时候指的是……别人!(稍停)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假如用这个圈表示皇帝,用字母A表示我,用字母B表示他,大家会把A和B标到哪里?
生5:圈内A,圈外B
师:照做。
众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大家看这幅图。当皇帝说“我”的时候,是皇帝自己在看自己。(指着图,稍停。)我的意思讲明白了吗?重复“当皇帝说“我”的时候,是皇帝自己在看自己。”
众生:明白。
师:(继续)当说“他”的时候,是谁在看皇帝?(指向B点)
众生:别人。
师:别人在哪个位置看皇帝呢?
生6:圈外!
师:非常棒!“我”是在圈内,“他”是在圈外!都是关注皇帝,可是位置却不同,位置不同,其实就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直接描写是什么?直接描写通俗的说就是自己看自己。而间接描写就是,我跳出自己的视角(指着圈),从别人的角度上(指着B点)来看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写作的时候,可以先“自己写自己”,然后再跳出自己用别人的眼光来写自己。当我们使用了这两种视角的时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就会自然的呈现了。换句话说视角的不同是直接和间接的根源。我讲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吗?
生:明白了。没问题了。
师:可是,我还有问题呀?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那一个作用大?大家一般都会认为直接描写作用大,间接作用次之。产成这个理解是因为,直接和间接这两个词语的暗示作用。其实,它俩的作用谁大,谁小,并不是凭名字决定的。你们看,第五段我们遮住的间接描写作用就远远大于直接标划的直接描写嘛。作用的大小不是名称决定的,要看谁更能将文章的主人公刻画的更丰满立体,谁做到这一点谁就是老大,和名字没关系。
生:点头
师:请大家在文中其他地方,找一找还有那些地方也是如此写法?找出来,用同样的方式,比较一下,可分享小组。
生:寻找,分享小组……
师:作业:课下练笔,模仿课文写一个片段。
《皇帝的新装》第一节课基本的流程就是如此,教后感觉较之传统教法有不同,是以记之,盼指正。
附:文中使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词谈写作视角的转换。上课时给学生谈到了,用间接描写这类词似乎不太适当,可是当时课堂上,学生们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词,因为前面有直接描写一词,就暂时使用了间接一词。(使用特别专业的词语,初中生理解起来不容易。而使用直接和间接他们理解起来容易。)使用了两词后,于授课中说清了写作视角转换的问题。各位读者,如有更合适表述办法,请留言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