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阅读课时,老师一般比较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凸现,而在上讲评试卷课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了老师的“一言堂”。
讲评试卷时,有些老师在发完试卷后立即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单调讲法,有些老师采用一边骂一边讲的“恨铁不成钢”花式讲法,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效果总是难以尽如人意:要么学生不认真听讲,要么学生被吓得呆若木鸡。
我通常的做法是变“老师讲”为“学生改”。具体流程是:先把做错题的同学分为两类,第一类不用老师提示自己改正,第二类在老师点拨下改正。第一类学生往往是没有认真审题,再次读题后一般能自行改正,老师只需检查一下,看改正到位了没有,再做出个别指导;第二类学生往往是不懂题意,没有找到突破口,需要在老师的点拨启发下尝试作答。
以今天所讲评试卷的第七题综合性学习
第2小题为例: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
首先,我把从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同学是答案有偏差,第二类是根本没有答。
第一类同学看懂了图画的要素,答成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众行远”“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山高人为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等。如果不管这道题的总题干,这样的答案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道题的总要求是:请你参加“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那么,以上答案就不对了,因为标志的寓意必须结合“读书”这一主题。对于这些学生,我引导他们结合本题的总要求来答,大多数同学都能自己修订答案,写出了与本次活动主题相关的寓意。
第二类同学是不知如何下笔,因为根本没有看懂图画。我启发学生先看看画面由几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有了这样的思考支架,大多数同学都顺利地答出符合本题的答案。
在这个题目的讲解中,我摒弃了先公布答案再分析依据的做法,而是先分类——再分析——再由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或回答问题的做法。这样做较好地落实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的理念。
“讲试卷”与“改试卷”,虽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讲试卷”的主语是教师,体现了老师的主体作用;“改试卷”的主语是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