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对于“思家”的理解,是王维的诗。第一次懵懵懂懂什么是思家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今作为一个异乡人,作为一个在外飘荡的人,最怕的莫过于你问我“为什么不回家?”
为什么你不回家?
路程又远,车票又贵,不回了。
你不想家吗?
哽噎不语。
我在想这份“竟无语凝噎”道出多少打工者的辛酸和无奈。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顶着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们都是上有七八十岁的老母,下有哭啼的小孩,如此境地,怎能不将自己投身于冰冷的厂房里。
在他们心里,唯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的工作才能麻痹自己,麻痹那颗早已蠢蠢欲动的心。他们拼尽全力在阻挡“思念”这头野兽的进出,因为稍一不留神,就会被它击垮得粉身碎骨。
他们不是不想家?他们不是没有对着手里家人的照片而发呆;他们不是没有在情绪失控时,在旷阔的马路上游荡;他们不是不羡慕你能走上回家的路。
只是生计,让他们只得妥协。
我和他们一样也是没有回家。走在路上,看着行人匆匆,都在往家赶,而我却不紧不慢的走着,因为我知道没有人在等我,而我也没有在等谁。
皎洁的月光洒在路上,很美,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中秋节。
小时候的中秋节是热闹非凡的。那个时候就提着邻居大叔给我们这班小孩子做的灯笼,到处游行。
后来,出了颜色更好看,形式更多样的灯笼,就会在那天几个小朋友结伴,跑去买。在灯笼上点上小小的蜡烛,就开始了各处游晃,还要警惕别因为风太大,而把里面的蜡烛给吹灭了,那个时候一个纸灯笼带来的快乐不是如今那种装上电子的灯笼,所能代替的。
还有吃完晚饭后的拜月亮,妈妈会拿我们的书出来拜,说这样小孩子能聪慧,那个时候拜月亮的时候,心里就真的就在想“你要保佑我,读书棒棒的哦”然后就是一个虔诚的跪拜。
那个时候,家里四口人围在一起吃晚饭,饭桌上是丰盛的菜肴,围坐在那里的人各各笑容满面,谈笑风生,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也许我们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踏上回家的路,但是我们能借助无线波向远方的家人传送我们的思念,也能深深的凝望着月亮,然后告诉自己“我们虽分在异地,但是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月亮。”
同一个月亮下的我们,尽是沉甸甸的思念。
想家的人,要好好坚守住思念这道最后的防线。回家的人,要珍惜这份团聚。
我想,今夜我会做梦,梦见一踏进家门口就闻到的饭菜香还有厨房里锅铲翻动的声音,梦见一家人团聚的情景,梦见我的饭碗里是推得高高的饭菜 ,梦见我们是在庭院里一起赏月,喝茶。
“风筝去云里飘飞,燕子在窗前来回,炊烟如梦,牵山绕水,饭好了,盼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