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宁远时的第一反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中学课文学到的一句话,朗朗上口,却有多少人做到?
合上整本书,还有一种淡淡的感觉,没有口号式的喧染,就像是一个妈妈在讲她可爱的女儿的故事,说完了,嘴角还带着盈盈的笑意;像是一个手工作者在展示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像是一个女主播,在用她的声音讲述故事,坚定有力又温柔舒心。这些都是作者宁远的身份,如果不是从书中去看,很难想象她是如何做到在这么多的身份中施展法力的。
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变化,最主要的就是以前绝对不会让自己在书上写写画画的,特别爱惜特别珍惜,但是这次及时记下了自己的感受,虽然到完整得阅读完已经后悔了,但很庆幸在第一时间记下了自己的想法。
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狭隘和浅薄,是最近常有的想法,不够豁达。书中说到“总怕跟人不一样,总想在一个群体里得到认可,淹没在人群里才会有安全感,从来没有坚定过这一辈子要成为怎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三十岁之前的人生,我有很多朋友,会处事,待人热情,宽容,善良,周到,周全、、、、、、就差八面玲珑了。这些差不多是别人对我的评价,好像也是我乐于接受的评价。但我究竟要去哪里?不知道。”这说的不就是我吗?以前我总是在乎很多,付出很多,也特别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说的夸张一些,哪天一句胖了、瘦了都足够我在镜子面前照很久,更何况你性格不好,你脾气不好呢?游走于各种关系中久了也累了,有些误会不去解释也就变成了事实,比起逃避更像是已经没有解释的必要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该来的总会来,要走的也留不住,所以是现在的周遭。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渴望自己能拥有什么。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每一个选择都决定着我们通向什么样的道路,追求美好,不吝付出,在不明白自己追求什么的时候,至少可以知道自己讨厌什么,也就有了”自由不是你想成为什么就能成为什么,而是,你不想成为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不成为什么“。
一些日子前,老师从别的同学的口中听到了我曾经说过的话“LL学姐说过,刷朋友圈是在看别人生活,而谁展示的又是他的完全呢?所以我现在都把朋友圈那边有新消息提醒的红点给关掉了“。转述给我时,听到这里我反思,曾经我像一个说教者振呼不要活在别人的生活中,而我现在却是一个十足的朋友圈狂魔,只要没什么事,就刷朋友圈,偶尔还感慨朋友圈动态这么少,我都没有东西可以刷了。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世俗万千的看法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地借助网络平台我们不再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情怀,而是”炫耀“一种生活状态,或者希望得到共鸣的回应。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只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正确的判断力,没有必要去取悦别人,作品就是生命状态,而自己就是作品本身。想想自己的变化,还是决定要做回那个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的正能量小妞了。当然,朋友圈还是要发的,开心的事还是希望传千里的。
作者说临近菜市是她选择居所的首要条件。这是一个新奇的观点,也是第一次听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学区房“作为选房的第一标准,听着办公室讨论着的入幼儿园选拔标准也要看什么时候买的房,一套房还是两套房,还有的甚至是小朋友需要去五个国家游历过(东南亚国家除外),好多眼花缭乱,二十多岁的我达不到也有些不能理解的点,那么家境平常的或许就和我一样了。
瘦身这个话题作者的观点我很喜欢。减肥是女生永恒不变的话题,再瘦的女生也有她需要减肥的点。时常听到的是“我手臂太胖了,要减减了”、“我腿好粗啊。”但很多时候减肥都是嘴巴减的。想起我的三个赌约,相比赌约本身,我更喜欢我们的赌注,如果瘦身都成功或者都没有成功就一起去旅行;如果一方成功,灭有成功的一方将承担旅行的费用,一同出去旅行。不管结果怎样,都会收货不一样的旅程。用“我现在这个样子是好的,我还会变的更好”取代“我讨厌现在的身体,我要改变”吧,我们不是讨厌现在的自己而是期待更好的自己。
书中有不少片段描写了山村的生活。我也来自山村,却常常不能明白城里里羡慕的小山村到底好在哪里,至少唐小宝羡慕的生活我已经过了二十年了。现在看着这些文字,都真真切切地在我的身边发生过,因为缺乏感受、缺乏投入,自然少有输出。所以下一次,要和小黑一起去跑跑步,夜里的星空,夏日晚上在席地上纳凉的日子也马上就要到了。
利用每天上班前的10-30mins阅读的第一本书,自从有了这个决定,每天,刷卡、进门、关门、走到角落的那个位置安静地坐下,打开书本享受办公室最喧闹的时刻属于自己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