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简称:丙肝病毒。黄病毒科,其基因组为(+)-ssRNA。全球HCV感染为3%,感染人口达2亿,并且以每年的病例递增300-400万 ,较高慢化率,75%—90%的HCV感染者会转为慢性丙型肝炎 ,15%—20%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 。根据丙肝病毒基因序列的差异, 可将丙肝病毒分为6型,近100个亚型。
治疗方案:目前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法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或-α- 2a 联合利巴韦林( PEG- IFN- alpha/ RBV) 治疗48 周, 但是对于1 型丙型肝炎的病人来说, 只有42% - 52%的病人可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 更由于干扰素的不良作用, 导致10%- 14% 的病人被迫提前停药或减量 。相对来说, 1 型的病人对干扰素的应答较差, 更易导致慢性化。
2009-08/2010-01, 4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各自在不同种族的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全基因关联(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研究, 证实IL-28B区域附近存在与长效干扰素-α与利巴韦林标准方案疗效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IL-28B临床意义 :
2011年美国肝脏病研究协会(AASLD)和欧洲肝脏病学会(EASL)在丙肝病毒(HCV)感染防治指南中将IL-28B基因多态性列为预测慢性HCV感染疗效的重要指标。
Rs12979860:与1型丙型肝炎治疗的持续病毒反应率、标准方案SVR预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1型HCV患者标准方案疗效的重要独立指标。
CC型
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预测的特异性及敏感度高;
病毒治疗完全有效率及出现SVR的概率较高;
患者自发清除率较高;
TT型
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预测的特异性及敏感度低;
病毒治疗完全有效率及出现SVR的概率较低;
患者自发清除率较低;
CT型
患者自发清除率较低;
Rs8099917:相对于其他与1型HCV患者抗病毒方案疗效相关的因素,如年龄、病毒载量等,rs8099917基因型对持续病毒反应及无病毒反应(NVR)的预测最为重要。 rs8099917基因型可以作为预测1型HCV患者标准方案抗病毒治疗的另一个指标, 特别是针对NVR的预测。
TT型
出现SVR机率较大;
GG型
出现SVR机率接近于0%;
可增加SVR持续感染风险;
GT型
出现SVR机率介于GG型与TT型之间
Rs12980275:Rs12980275 多态性可有效地预测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答效果,具有独立预测抗病毒治疗的特征。
AA型
出现SVR机率较高
AG型
出现SVR几率较低
GG型
出现SVR几率较高
适应人群:
• 接受治疗的HCV患者,预测用药疗效
• 预测慢性HCV感染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