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呆在家的日子,心中很是烦闷。总想让自己走出家门,感受下大自然的美好。不由的想起,离我们哈尔滨不算远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想到根河市,想到敖鲁古雅的部落的鄂温克族,还有那温顺的驯鹿。
突然想起来,我们黑龙江的作家,迟子建写的一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描绘以狩猎为生,生活在森林中的古老民族—鄂温克族的故事。书中讲述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还有他们这古老的民族,在受到现代社会的文明的冲击下,他们如何来面对眼前的矛盾。
最初读这本书,想了解这个神秘的民族。读着读着,被书中的山峦,河流,花香,冰雪,驯鹿等等所吸引。透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古老的民族,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这里是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他们与纯朴的自然和谐的相处。虽然有些时候,大自然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天气,会有暴雨,干旱,会有大雪,但是顽强的鄂温克人,没有被这些大自然的天气所压倒,他们一辈辈仍然生活在这大兴安岭的森林中。
鄂温克族的火种,他们养的驯鹿,他们的桦皮桶,火种,他们的萨满,吃熊肉的仪式,民族的语言,住宿的“杀愣住”……。让我更加的好奇,一个传统的狩猎民族,如何在这原始的大森林中生活。鄂温克族靠打猎,还有驯养驯鹿为生。我觉得驯鹿,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驯鹿很温顺,但又不会主动袭击人,又能够帮鄂温克族的人,做很多的活。鄂温克族的人,打猎吃肉,猎物的皮子,用来换生活所需的物品,比如盐,面粉,酒,子弹,枪支等等。 鄂温克族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他们也有着他们生活的仪式感。比如火种不能熄灭,吃熊肉的时候,熊的骨头不能乱扔,有高兴的事情,他们会尽情唱歌跳舞,围在篝火前。每个民族,每个人在这个社会生存,都有他们独特的生活的方式。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民族的人在森林里繁衍生息。自然就会有生命的结束,看着一个个书中的人物的离开,我仿佛也跟着书中的一个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在悲伤。他们中有因为寻找驯鹿而死亡,小说中“我”的父亲林克的因为驯鹿途中遇到了大雨,被雷击死亡,比如我的一任丈夫“拉吉达”,寻找丢失的驯鹿而被冻死;还有我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黑熊意外伤害而死亡;“我”的儿子“安道尔”被哥哥维克特意外枪击而亡;我的外孙女——依莲娜因为内心的困惑和焦虑,最后跳河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那些自然死亡的人,比如伊芙琳,玛利亚,坤德等等。看到一个个生命的消亡,让我明白,人在大自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多么的渺小,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
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一个结束狩猎的民族,他们世代生活在大山里。可当他们看到树木被砍伐,野生动物在锐减,生存的环境遭单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是那么的无奈。当他们结束山林中生活,面对现代的社会的时候,他们对这崭新的生活,是多么的不适应,他们的驯鹿从原来的森林放养模式,到现在的圈养起来,又经历多少的挣扎。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这个民族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美丽的大自然。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也让我看到了这个顽强的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生活下去。如今,这个人数少的只有几千人的鄂温克族,他们在现代的社会,又是怎么样生活呢,会不会记得他们祖先曾经的历史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