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写了一篇文章,主题是提倡“快乐学习”,摒弃“刻苦学习”。当时有家长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刻苦学习还是必要的。我当时回答,主要是要创造孩子快乐学习的心境。
今天又看了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勤奋苦学的故事。觉得还是应该再就这个话题继续探讨一下。
范仲淹小时候,为了读书,一个人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活一边苦读,经常读到夜深有点困了,就用冷水洗脸。
最让他感到困难的就是每天的饭菜不要说好吃的饭菜就连吃饱都也很不容易,他每天只好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后,分成四块儿早晚各取两块儿,就着咸菜下肚子。
后来范仲淹又到南都学舍读书,学习更加刻苦,夜以继日,有时通宵达旦,五年没有脱衣服睡过觉,由于请范仲淹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在我们看来,范仲淹的这种学习环境的确十分艰苦。但是范仲淹的生活条件艰苦,并不意味着范仲淹觉得学习辛苦。范仲淹知道自己必须勤奋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因此范仲淹的学习都是“主动学习”。没有父母在身后催着范仲淹读书。即使吃不饱饭,在读书的时候,范仲淹还是“乐在其中”。
“头悬梁、锥刺股”、“囊萤借光”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的学习状况也跟范仲淹类似。
反观我们的孩子呢?生活条件都比范仲淹好多了。为什么不少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件辛苦事呢?原因就在于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是“被动学习”!
当一个孩子“主动学习”时,他会乐在其中,这时候的学习就能称作“乐学”。而当一个孩子“被动学习”时,他会把学习当成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学习就是“苦学”。“乐学”时,条件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好。范仲淹凭借着刻苦学习最终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曾经官至副宰相,领兵打仗也屡建奇功,文学上也颇有建树,最广为流传的就是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所以我们提倡的“快乐学习”是要给孩子创造快乐学习的心境,激发出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此前文章里提到的韩国老师带孩子玩和美国学校放飞蝴蝶目的其实也都是如此。而不是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愿不愿意学,就只是简单地要求孩子学习,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的学习都是“被动学习”。当孩子“被动学习”时的学习其实就是“苦学”,我们要摒弃的也是这种“苦学”!“苦学”的孩子则几乎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所以我们学习古人的“刻苦学习”,并不是要生搬硬套让孩子学习古人刻苦的环境,而是要让孩子学习古人无论外部条件如何都“主动学习”的精神。如果家长能激发起孩子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做到“快乐学习”,孩子才能通过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才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您认为孩子应该刻苦学习,还是快乐学习?欢迎文末留言,与大家一起讨论。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