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个故事,讲述者有一问: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你敢大声地喝斥那些不认识的孩子,教他们怎样做吗?
讲述者的这一问,源于一件小事。他跟一个德国朋友出去,路过一条小河,看到一个小孩在钓鱼,旁边却放着两根钓竿,德国朋友不高兴地走过去,问怎么有两根钓竿?(德国规定钓鱼一个人只能用一根钓竿),又问有没有执照?(德国规定钓鱼要有执照的)带没带尺子?(德国规定钓鱼要有尺子,钓上来的鱼不到规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孩子告诉他自己是跟同学一起来的。果然,一会儿孩子同学回来了。两人掏出了执照和尺子给朋友看,朋友这才走开了。
德国朋友管得这么认真,他还以为两孩子是他亲戚家的或朋友家的,结果都不是。这让他很不解,便问:不认识他们,那干嘛去管?人家又干嘛要听你管教?结果德国朋友说:“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孩子是德国的未来,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德国朋友的话让讲述者很感慨,于是有了文章开头一问。
这问题倘要我来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我有过切身的经历。
一次在商场下行的电梯上,听见有人大声嚷嚷:“让开!让开!”我回头一看,一个应该还在上幼儿园的小男孩正扒拉着人群往前来了,有人避让不及,便被小男孩给撞上。小男孩很是不高兴,气哼哼地,后面不远处,一对年轻男女一直微笑着看着男孩,眼里满是赞赏。
下了电梯,看小男孩在电梯口不远,我走过去蹲下身看着他,和气地告诉他:小朋友,以后坐电梯你要紧挨着爸爸妈妈,才安全哦。还有,你要人给你让路,得有礼貌才对哦。
我话未说完,那对年轻男女已来到我们身边。爱人赶紧拉我起来,并示意我朝他们看去。只见他们脸上满是不悦,我正想对他们笑笑,却听见那妈妈抱怨:多管闲事!一边说,一边气呼呼地拽着孩子离开了。
我怔了好一会。仔细回放了一下刚才自己的言行,应该没有不妥之处。唯一的不妥,是指出了孩子的不足,这便是惹得年轻夫妇不高兴的原因了。在他们心里,大约我是越厨代庖了吧。
无独有偶。一次同事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放学后一位小学生一路攀树折花,他去制止,结果被孩子奶奶骂了个狗血淋头:我家的孩子,我都没说什么,你算老几,管到我家来了。真是狗拿耗子!
同事说他当时气得都说不出话了,说这么不知好歹的家长真是让他开了眼界。
我没做过调查,不知道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带有普遍性,但至少在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这大约是众多国人共有的心态。哪怕外人的意见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也不行。
至于怎么教孩子,那就更是个人的私事,外人是无权说三道四的。在生活中常听到类似的话语:
怎么啦?又被人欺负啦?你怎么不打回去?打不赢还有脸哭?别哭了,明天爸妈给你报仇去!
这种不辨是非一味地母鸡护雏般的护子心态还真是让人不得不深思。
人们常说:“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的确,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也许有些绝对,但绝不是没有道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知识素养、品德修养、行为方式、人生态度无不使孩子耳濡目染。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作为父母要充当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角色,首先就得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素养。我们可以不懂语文数学,不懂物理化学,我们也许无法在学业上亲自上阵给孩子以辅导,但是,我们可以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教孩子学会善良,学会诚信,学会担当,学会文明待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的护短,宠孩子自私,宠孩子蛮横,宠孩子骄傲自大,宠孩子心胸狭窄。因为那样对孩子来说绝不是爱,只能是害。
曾经有个故事,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这是说,母亲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决定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之风。而要建设高度的家庭文明,这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做出努力。
有句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它原是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的。在这里,我想把这句话送给众多的家长们,因为我觉得它很值得每一位做家长的深思。是啊,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你”?这问题倘能长绕心中并常对自己进行反思,我相信家长们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