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八股文”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搞出来的啊!
读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看到关于明清时代科举考试为什么用八股文——
(明以前的科举出题都比较泛化,所以考生为了的高分)有两种法子: [ 一 ] 是把文章做得奇奇怪怪,叫试官看了,吃其一吓,不敢不取。 [ 二 ] 是把文章做得很长,也是吓一吓试官的意思。
看来这种招数一直都存在啊!招数1就是故弄玄虚,找一个冷僻的知识点让你觉得我高深莫测,所以不敢给低分;招数2就是疲劳战术,你说我文章不好是吧,那我问你你看完了没有?没看完?那就不要断章取义乱下结论——只不过现在这些招数都是没有用的了,因为考官也不是吃素的,至少不能老吃哑巴亏——
(科举应答必须遵守两点) [ 一 ] 须“用古人语气为之”。 [ 二 ]“体用排偶”。所以谓之“八股”。……
因为要代古人说话,就是限定了,只准说某时代某一个人的话。其所说的话,就有了一定范围,自然不能十分奇怪。散文可以任意拉长(所谓“汗漫难知”),骈文却不容易
……
这下子你就乖乖的写我看得懂的吧,想搞疲劳战术?先看看你能不能满足字数吧!
高啊!